摘 要:企業安全發展是企業的永恒主題,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人民幸福和安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則是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的落實,是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解決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學發展之本,是實現安全生產和安全生存的基礎和靈魂,既是提供全社會發展動力的基礎,也是現代人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更是影響企業興衰的第一因素。本文就企業安全發展重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企業安全發展 安全文化建設 建議
一、安全事故猛于虎
據國家安監局統計,近年來全國每年發生的各類事故都在100萬起左右,死亡人數近14萬人。事故主要集中在煤礦、道路交通、建筑、危險化學品等領域;非公有制企業發生的事故和死亡人數均占全國總數的70%左右;職業危害相當突出,據統計,我國塵肺病總人數高達55萬人,每年新發塵肺病患者約1萬例以上,全國有50多萬個廠礦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危害,實際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職業危害的職工達2500萬人以上。
這幾年國家把安全監督管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再重拳出擊。雖然作了重大努力,然而安全事故依然頻繁發生,特別是責任事故。究其原因:一是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生產輕安全,還沒有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的要求,把安全生產擺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規劃同步實施。二是企業安全責任主體不到位。對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保障制度,普遍落實不到位,特別在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建章立制等方面,差距很大。三是整體安全素質不高。一個人的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取決于他的文化水平以及安全價值觀念等,目前我國的國民安全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差,逃生自救和應急知識了解有限,對違章作業、蠻干僥幸等不安全行為不以為然,思想認識的偏差,給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和禍根。四是安全監管體制不完善。我國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體制幾經變革,從國家層面來講,正在逐步理順。但從全國來看,還不健全。安全監管存在著設置不規范、力量不足、權威性不夠等問題。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體系還沒有建立,多數地區的應急預案難以落實。
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功能
安全文化從廣義上說,是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觀念、行為、物態的總和。20世紀80年代,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評估報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后,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逐步完善的過程。我國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形式不夠多樣,內容不夠豐富,氛圍不夠濃厚,全體員工認同、接受安全價值觀的程度還比較落后,存在著管理素質低和監管不到位等諸多缺陷,存在重經濟效益,輕安全生產;重硬件設施,輕軟件環境;重技術規程,輕文化建設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事故隱患依然不能杜絕,甚至有的企業事故頻發,仍然處于“發生事故—整改—檢查—再發生事故—再整改——再檢查”的不良循環中。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企業將面臨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如果企業單靠被動的硬性管理來抓安全工作,就會出現“規章制度執行不力,違章屢禁不止,隱患沒有消除,事故未能避免”的現象,重復發生人為導致的事故,給員工生命安全和企業穩定發展帶來嚴重的損害。
三、構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建議
企業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是企業在安全生產實踐中,經過長期積淀,不斷總結、提煉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員工的認識,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而企業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員工的價值觀念,也可以改變員工的價值觀念。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一定要體現出“以人為本”。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筆者認為要側重于:
(一)觀念建設。堅持樹立大安全觀,堅持“以人為本”,人的安全權、生命權、健康權是最基本的人權,從人權觀、人本觀的高度去認識生命與健康的價值。安全文化是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文化。
(二)氛圍建設。政府應該充分鼓勵、提倡、組織、引導好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加大安全文化公益事業的投入,促進、扶持、興辦安全文化產業,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通過制定安全生產的規劃、法規、政策、標準等,并加大執行力度,體現出政府在安全生產方面對社會的道德義務,支持安全生產科技進步,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出強大的智力支持。
(三)設備建設。企業要預防事故,除了抓好安全文化建設外,還需要不斷加大投入,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依靠不斷采用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來不斷提高安全化的程度,即保證工藝過程的本質安全,保證設備控制過程的本質安全,保證整體環境的本質安全,應將其控制在規定的標準范圍之內,使人、機、環境處于良好的狀態。
(四)制度建設。在堅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時,要根據企業的發展和生產情況,根據員工的思想狀況,及時地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嚴格監督和考核。
四、結語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作為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長效機制、實現企業本質安全的必由之路,需要企業各級領導、管理人員和全體職工的共同投入。進一步塑造富有鮮明個性和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不斷豐富完善安全文化的建設內涵,把安全文化融合于企業文化之中,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使企業安全文化成為企業全員共同的價值追求。真正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得到重視,形成氛圍,落到實處,收到實效,打造特色,創出水平。安全文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時代精神,更是構建長效安全管理機制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