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煤礦按照“文化建礦、人才興礦、科技強礦” 的總體思路,提出“在哲學上如何認識本質安全、在管理上如何推進本質安全、在行為上如何實施本質安全” 為基本內涵的“3D5F” 安全文化體系,孕育了推動礦井實現持續安全發展的內在動力。
1 系統思考,培育安全文化理念
1.1 八大安全觀
安全價值觀—— 人是安全價值的核心;安全主體觀—— 我是安全的主人;安全道德觀—— 自覺是安全道德的標尺;安全預防觀——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安全發展觀—— 系統科學,創新提升;安全生產觀—— 安全第一,生產第二;安全質量觀—— 質量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效益觀— —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1.2 五大安全新理念
本質安全教培管理理念—— 思想技能并舉,塑造本安員工;本質安全環境管理理念—— 人環相宜,共創共享;本質安全科技管理理念—— 創新科技裝備,完善人機系統;本質安全制度管理理念— — 依法治安,規章至尊;本質安全監督管理理念— — 反復抓,抓反復。
1.3 “3D5F” 為內涵的安全文化
D是英文Direction (方向)的首字母,3D是指從本質安全哲學、本質安全管理、本質安全行為3個方向全面塑造本質安全人,發展本質安全人,以人為本,打造本質安全礦井。3 D代表與D諧音的三種安全精神:腳踏實地的安全工作精神,尋根究底安全排查精神,枕戈待敵的安全預防精神。“35”代表與“三無” 諧音的本質安全三無目標(無“三違”、無隱患、無事故)。F是英文Factor(要素、因素、方面)的首字母。5 F代表本質安全哲學的5個方面(安全人本性、安全必然性、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安全與質量的關系、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本質安全管理的5個要素(人的安全可靠性、物的安全可靠性、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制度的安全可靠性、管理的安全可靠性)、本質安全行為的5個層面(礦級領導、業務科室、區隊干部、班組長、作業人員)。2 不拘形式。拓展安全文化內涵
2.1 感情育人,營造人文氛圍
一是成立了以各單位為主體的企業文化宣講團。聘請有關專家深入淺出的系統講解了企業安全文化基礎知識、礦“光明” 企業文化和“3D5F”安全文化的內涵,加強了對安全文化基本知識的普及教育。二是開展員工下井前“安全宣誓”、班前詢問等形式多樣的安全檢查禮儀活動,讓員工進行腦力激蕩,牢記對家庭對自己和對他人的責任。三是利用各種場所,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在礦工廣區和采掘樓設置多幅安全文化牌板;在燈房走廊建成安全文化長廊;在井下大巷休息室、峒室等地因地而宜,設立了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宣傳欄;在候罐廳、班中餐食堂、候車廳等處都設置了大型電子顯示屏。置放充滿人情味的安全警示語、警示牌,安全哲理小故事、安全生產系列掛圖等,使安全教育舉目可見,側耳可聞,隨時隨處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的強力灌輸和視覺沖擊。四是在職工中開展了安全用語征集活動,每月一評,好的安全用語在礦虛擬網上進行手機短信發布。通過上述一系列宣傳教育的開展,讓安全理念、安全警句等顯現在井下最深、最遠地點,將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建設落實到員工作業的最前沿陣地。
2.2 親情化人,體現人際關愛
親情的關懷,賦予了安全工作新內涵,使生硬枯燥的安全管理變得情理交融。緊緊圍繞“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生命” 等主題,倡導“人性”管理,利用家庭文化和其親合力來為煤礦安全服務。在生產區隊會議室里懸掛“全家福”,并留有妻兒的安全囑咐,家庭對自己親人的安全期盼。員工們在“全家福” 前上下班,在“全家福” 旁進行安全宣誓,夫妻、父母、子女、姊妹,聲聲叮嚀,句句囑托,割舍不下的濃濃家園親情時刻提醒著員工,讓每一位員工切實感受到安全與親情的親切融合。定期組織女工干部和家屬深入到井下最艱苦的地點,了解現場作業人員的狀況,送去一份關心和溫情,囑咐井下員工按章作業,現場演繹“協安情”。采取為員工過生日、送警句、懇談會等方法,緊緊抓住時機向員工宣傳安全思想,為員工送上諄諄安全囑托,使全體員工在濃厚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開展“零距離” 安全對話活動。礦領導針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職工和家屬“零距離”對話,解疑答惑,從而統一思想和行動。定期開展創建“安全幸福家庭”、“創三無、爭三優”競賽、“周周安全直通車”班前演講、安全進社區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形成“一切家務服從安全,家庭教育突出安全,家庭成員心系安全,家家為安全做貢獻” 的良好局面,優化了安全管理的軟環境。
3 拉推并舉,促進安全文化建設成果轉化
3.1 規范本質安全行為,孕育安全文化建設的拉動力
我煤礦下發了《關于排查整合不適應現有工作崗位人員的通知》,各基層單位相繼成立了排查領導小組,詳細制定了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排查、整合標準,并在綜掘準備隊和皮帶隊分別建立了采掘、輔助工種現場作業技能培訓站,制定了一整套培訓制度、培訓計劃、工作量考核驗收標準及獎懲辦法,著重從職工身體狀況、性格心理、作業技能、安全意識、組織紀律和自我安全防護能力等方面逐人進行分析、排查和確認。對排查出的不適應現有工作崗位人員,進入內部勞動力市場學習培訓;對地面單位及各外包工程項目部排查出的不適應現有工作崗位人員,立足于單位內部培訓、整合,但不得安排其獨立上崗作業。進入礦內部勞動力市場學習培訓人員,按新從事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時間不少于264學時。凡進入內部勞動力市場及現場作業技能培訓站培訓人員,其工資待遇一律按新分配工人標準執行,在現場作業技能培訓站培訓期間,被培訓人員重新簽訂師徒合同。培訓期滿經考核合格,由用人單位擇優挑選上崗,考核不合格或考核合格而沒有被用人單位選用的人員,繼續在內部勞動力市場和現場作業技能培訓站進行培訓,直至考核合格被用人單位選用為止。
從規范職工安全行為入手,建立了《安全誠信檔案》制度,對全礦安全重點單位、部門和人員實行不良安全紀錄。制定了考核標準和記分辦法,以自然年度為不良安全紀錄時間段,月度召集成員單位開會確定積分,并輸入計算機,存入《安全誠信檔案》,累計不良安全紀錄結果,對積分達到一定標準的區隊,礦對該單位集中組織培訓考試,并對責任者給與警告、通報批評;對紀錄分值達到一定標準的人員,被確定為“安全誠信差、安全資質低” 的人員,沒收一切資格證,進入礦勞動市場,重新進行安全學習、培訓,培訓發生的各種費用由個人繳納,是工班長或管理人員的,撤銷職務。
3.2 筑牢本質安全基點,孕育安全文化建設的推動力
(1)創新管理手段,構建過程控制體系。重點在制度機制、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實施了安全工資制度,將職工收入與安全效果掛鉤,并將安全效果以經濟價值量化的方式納入礦內部市場考核。對全礦副科級以上管理人員實行年度安全風險抵押制度;對二級單位職工實行了安全保證金制度,把安全責任延伸到每個班組、每個崗位、每個職工,實現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始終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著力點,狠抓區隊班組建設,有效發揮了區隊、班組的現場管理職能。加強外包隊伍管理。實施了外包隊伍末位淘汰制度,將外包隊伍全部納入礦井安全管理體系,與礦屬單位同樣考核、同樣培訓、同樣管理、同樣檢查,初步形成了科學高效的外包施工隊伍管理體系。同時,重抓危險源排查,穩步推進職業安全健康體系建設,實現了職業安全健康體系、環境體系和質量體系的同步協調發展,形成了制度管理、設備管理、人員管理、體系管理一體化管理的現場安全保障格局。
(2)加快技術創新,構建技術支撐體系。引進和改造了小采高設備和小綜放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工作面安全。完成了供風能力、阻力和壓力測定,實施了主井輔助進風方案,優化了礦井通風系統。采用了立體式采煤機負壓二次降塵和架間噴霧裝置,使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的含塵量降低了8O 以上。引進了德國高速架空乘人裝置,減輕了職工體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了副井操車系統改造和主井配煤系統攻關,提高了系統支持能力。加快了礦井信息化建設步伐,實現了礦井生產調度、安全監控、皮帶運輸、提升、通防、機電設備、安全保衛、運銷等關鍵部位的全部微機化監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濟寧二號礦被中國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評為“全國科技進步雙十佳礦井”,PCAS灰砂粘稠劑項目獲得全國煤炭工業十大科學技術成果獎。
(3)提升安全素質,構建人才依托體系。以加強區隊、班組建設為重點,著重提高區隊長、班組長業務技能,先后培訓區隊長320余人次、班組長670余人次。為進一步提高基層區隊作業規程培訓質量,建立了區隊作業規程考試成績動態檢查考核制度,提高了職工現場實際操作水平。樹立新的人才觀念,對今年晉升高級工、中級工的職工給予了一次性獎勵;分專業、分系統開展了職工技術比武活動,鼓勵引導職工崗位成才、自學成才。制定實施了《員工暫行管理辦法》,建立了員工人體生物節律安全管理系統,開展了人體生物節律測試,凡是體力、智力、情緒出現“雙臨界” 或“三臨界”的職工,不得下井,消除了人的不安全因素。
(4)堅持以嚴治礦,構建剛性監控體系。逐步健全了以礦長為主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以黨委書記為主的安全教育宣傳體系、以總工程師為主的安全技術管理體系、以安監處長為主的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體系、以分管副礦長為主的安全生產落實體系、以區隊為主的安全生產現場落實體系,制定了相關制度,明確了相互責任。強化了以礦長為首的安全隱患信息預測預報分析制度和以總工程師為首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嚴格安全績效考核,嚴抓獎懲兌現。加大安全檢查力度。堅持安全大檢查不斷線,嚴格落實安全檢查盲區排查制度、井下安全隱患分區排查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復查、匯報閉環管理制度,大力開展“三無” 競賽活動,消除了安全檢查中的盲點,保證了現場安全。
上一篇:用安全文化理念指導職工不能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