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德國是工傷保險制度的誕生地,其100多年的制度運行效果也堪稱世界各國的表率。早在1884年7月6日德國就頒布了《法定事故保險法》,并于1885年10月1日生效,距今已有120多年的發展歷史。現代工傷保險制度經過長期的發展完善,在實踐上能夠充分起到促進各國改善企業安全衛生狀況、促進經濟發展和穩定社會等重大作用,而事故預防機制也已體現到很多國家工傷保險制度中,形成促進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一系列的措施和辦法。德國工傷保險權威舒爾茲(Schulz,U.)博士將這一系列的措施和辦法劃分為兩種:技術的和心理的事故預防措施。
通過考察德國長期的工傷保險發展歷史,具體分析建立事故預防機制的必要前提條件,筆者發現,除了上述兩種措施外,還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高效的管理機構和靈活的經濟調控手段,共同構成了德國的事故預防機制,并長期以來有效地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保證工傷保險制度的持續穩定發展。1960年以來,工傷事故率持續下降。1960年,發生工傷事故251萬件,而1995年,這一數字降低到162萬件。同期雇員人數增加了近50%,而事故發生率降低了30%。據德方專家推算,如果沒有上述變化的話,假定工傷事故仍停留在1960年的水平,則當前工傷保險基金需要再多一倍才夠用。
筆者擬分別從管理、經濟、法律、技術、心理這5個方面具體分析德國綜合性工傷保險事故預防機制的形成、運作、具體特點及成功經驗,以供我國在建立工傷保險事故預防機制中參考、借鑒。
2管理體制——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
2.1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配置
回顧德國法定事故保險的發展歷程,從一開始它就是與事故預防緊密結合的。法律明確地授權和規定,行業公會是德國法定事故保險的承擔機構,主要職責除了支付工傷保險補償費,還強調對工傷預防、補償和康復的綜合系統管理,并明確其先后次序為預防—康復—補償。
德國將事故預防看做是德國法定事故保險的首要任務和基本原則。德國的法定事故保險可分為:職業事故保險、農業事故保險以及聯邦、州和區特定事故保險3種類型,而各自的管理體系不同(見圖1)。其中以職業事故保險最具代表性,它覆蓋280萬家企業,受保人達至4200萬,約占法定事故保險總人數的90%以上。筆者擬以此為重點進行分析與介紹。
圖1 法定事故保險的結構
1884年,為實施工傷保險制度,在德國,專門建立了負責管理工傷保險的機構——行業公會。在德國勞動安全領域,實際上存在著軌制,勞動保護(指職業病防治)與事故預防分屬不同機構管理。從工傷保險未能頒布之日起,行業公會就負責事故預防,而各行業公會的技術監察員負責事故預防監督工作。
勞動保護工作則是由國家負責,國家行業監督局的監察員負責監督勞動保護工作,國家行業監督局和行業公會密切合作。行業公會先按行業劃分,然后再按地區劃分,一個行業按其規模大小也劃分出一個或幾個分會。每個行業公會分支機構負責某個區域的法定事故保險工作,如表1所示。
表1 法定事故保險制度的行業公會及其行業分支下屬機構
見表
序號 |
行業分支 |
行業公會編號 |
行業公會 |
1 |
采礦 |
1 |
采礦行業公會 |
2 |
石頭和泥土 |
2 |
采石業行業公會 |
3 |
陶瓷和玻璃制造業行業公會 | ||
3 |
煤氣和水 |
4 |
煤氣廠和水廠行業公會 |
4 |
鐵和金屬 |
5 |
冶煉廠和滾軸廠行業公會 |
6 |
機械和小型鐵制造業行業公會 | ||
7 |
西北地區鋼鐵制造業行業公會 | ||
8 |
德國南部鋼鐵制造業行業公會 | ||
9 |
德國南部貴金屬和非貴金屬行業公會 | ||
5 |
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 |
10 |
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行業公會 |
6 |
化學 |
11 |
化學工業行業公會 |
7 |
木材 |
12 |
木材加工業行業公會 |
8 |
造紙、印刷 |
13 |
造紙業行業公會 |
14 |
造紙業和印刷業行業公會 | ||
15 |
印刷和紙處理行業公會s | ||
9 |
紡織、皮革 |
16 |
皮革制造業行業公會 |
17 |
紡織、服裝業公會 |
序號 |
行業分支 |
行業公會編號 |
行業公會 |
10 |
食品、嗜好品 |
18 |
食品和餐飲行業公會 |
19 |
肉食品行業公會 | ||
20 |
糖果業行業公會 | ||
11 |
建筑 |
21 |
漢堡建筑業行業公會 |
22 |
漢諾威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3 |
Wupertal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4 |
法蘭克福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5 |
西南地區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6 |
Wuerttemberg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7 |
Bayer建筑業行業公會 | ||
28 |
低層建筑行業公會 | ||
12 |
工商業 |
29 |
批發和倉儲行業公會 |
30 |
零售業行業公會 | ||
31 |
管理部門行業公會 | ||
13 |
交通 |
32 |
有軌電車、地鐵和鐵路系統行業公會 |
33 |
車輛站點行業公會 | ||
34 |
遠洋運輸行業公會 | ||
35 |
內河運輸行業公會 | ||
14 |
衛生保健 |
36 |
衛生保健行業公會 |
資料來源:Schliephackee,J..Aufgaben und Leistungen der Berufsgenossen-schanft.Koeln:Greven und Bechtold, 1988
行業公會的基本任務是事故預防和補償,預防優于補償。在事故預防方面,行業公會的責任有以下7個方面:
① 頒布安全法規;
② 監督事故的隱患;
③ 咨詢;
④ 提供培訓服務;
⑤ 進行職業病預防;
⑥ 監測與調查;
⑦ 產品安全標準鑒定。
2.2研究機構、培訓機構和監督機構及其人員配備
在事故預防領域,同業公會還為預防工傷與職業病開展科研活動,行業公會總會設置了一些下屬機構或對這些機構在安全方面的研究給予資助,包括“事故預防和勞動安全中心(Zentralstelle fuer Unfallverhuetung und Arbeitssicherhei,ZefU)”、“行業公會總會的勞動安全研究所(BIA)”、“行業公會總工會勞動衛生研究所(Berufsgenossenscdhaftliche Institut Arbeit und Gesundheit ,BGAG)”、“行業公會總會勞動醫學研究所(Berufsgenossenscdhaftliche Forschungsinstitut f?r Arbeitsmedizin,BGFA)”、“采礦業行業公會危險物品研究所(Institut f?r GefahrstoffForschung,IGF)”、“精密機械和電子技術行業公會觸電事故研究所(Institut zur Erforschung elektrischer Unfalle-IEEU)”、“建筑行來公會安全技術中心(Zentrum f?r Sicherheitstechnik)”以及“行業公會勞動安全管理學術機構(Berufsgenossenscdhaftliche Akademie fuer Arbeitssicherheit und Verwaltung)”。36個行業公會共有雇員21821人,其中從事事故預防的有4223人,每年研究費用達3000萬馬克。目前研究的課題有:工作地點危險材料的處理;防止輻射,減少噪聲和振動;安全防護設備和技術;工人個體防護等。
行業公會總會下屬技術監督機構(TAD)負責對企業的勞動保護監察和咨詢服務。目前技術監督機構約有2100名監察員。監察員到工礦企業檢查安全條件和職業危險程度,有權要求企業安全工程師積極配合,檢查結束后,要將檢查結果通知雇主。如果發現雇主有違反安全衛生規定的情況,而雇主又不整改的,他們就報告政府工傷監督官員,對其進行處罰。
2.3企業內部的勞動安全機構及其人員配備
事故預防工作是行業公會與其下屬企業合作進行的。
圖2 企業內部勞動安全機構
3經濟手段——工傷保險費的征收與支出
一般來說,工傷保險制度越完善,一般來說,工傷保險制度越完善,經濟刺激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對安全生產的促進作用就越大。正如一些西歐國家經驗所證明的,工傷保險的經濟刺激作用會對企業勞動條件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可望取得良好的宏觀和微觀效果。宏觀效果是:降低工傷事故率和職業病發生率和社會成本;降低其他社會保障基金的財政負擔;限制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風險高的行業的補助金;憑借著更好的投資項目的整體經濟的現代化,新的投資項目使職業風險降低。微觀效果是:調動事故預防投資的積極性;提高企業在工作場所安全領域經濟分析的興趣;提高對提高勞動安全管理的法規效力的興趣;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成本。在德國的工傷保險制度中,利用經濟刺激作用也是形成工傷保險對安全生產的促進作用的一個重要途徑。
工傷保險的事故預防機制的經濟手段主要表現在保險費收與支的兩個方面:一方面,采用差別費率和浮動費率機制等方式,根據企業的風險和工傷事故發生情況,調整企業繳納保險金的差別費率與浮動費率,從而激勵和督促企業改善安全生產狀況,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的發生;另一方面,則是基于“損失控制”原理,從保險基金中專門支出一定為促進企業勞動安全行業公會有權對違反事故預防法規的雇主、企業領導成員和雇員進行處罰。
各企業必須建立勞動安全機構和勞動安全專業隊伍,包括安全工程師、安全技術員、安全員和企業醫生等(見圖2)。一般每20人應配備一個或多個安全員。對于事故率越來越低的企業可以每20多人配一個安全員。2002年德國分行業配備的事故預防和急救人員的統計數如表2所示。
表2 2002年德國企業事故預防和急救人員統計一覽表
見表
行業分支 |
上一篇:粉塵與塵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丰县| 怀柔区| 西吉县| 宣化县| 新宾| 分宜县| 温泉县| 庆云县| 蛟河市| 祁东县| 巴中市| 海兴县| 开化县| 原平市| 同德县| 垫江县| 华容县| 来凤县| 海原县| 无棣县| 柳林县| 六盘水市| 沂南县| 固安县| 阳山县| 安徽省| 类乌齐县| 长沙县| 四川省| 瑞昌市| 盐源县| 翼城县| 周口市| 庄浪县| 抚顺市| 新化县| 西贡区| 古田县| 屯昌县| 游戏| 辽宁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