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大型輪胎制造企業、國家輪胎出口基地和東風汽車公司的輪胎主力配套廠家之一。現有員工3100多人,占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主要生產“風神”牌斜交載重汽車輪胎、農用胎、特種輪胎、全鋼絲載重子午線輪胎和“河南”牌工程機械輪胎。公司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用戶喜愛。公司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十分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建立與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真開展對員工的安全教育,積極實施安全生產各項活動,消除不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一、認真宣貫《安全生產法》,增強安全生產法制觀念
《安全生產法》發布施行后,為了認真做好《安全生產法》的宣傳工作,增強安全生產法制觀念,公司以文件形式向各單位發出了《關于認真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通知》,《安全生產法》全文本發放做到公司領導及中層干部,人手一冊,并發到各部室、分廠及班組進行宣貫。公司利用報刊和廣播對《安全生產法》進行宣傳,把各單位宣傳版報集中在廠區馬路兩側進行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宣傳氣氛。公司還組織各單位對員工進行全員教育、培訓,各班組在班前、班后會上認真學習,把《安全生產法》作為班組安全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開展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是國際上流行的一種現代安全管理模式,是一套系統化、程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完善機制的科學管理.體系。根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的標準要求,從2002年6月份開始,公司開展了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并選擇了有權威性的咨詢機構和認證機構,各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共96名同志參加了體系內審員培訓,取得了內審員資格證書;編制了公司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計劃,完成了初始評審、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編制了公司《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29個,已印制發布,全面進入實施運行階段,并于2003年11月通過了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認證中心第二階段審核,審核組一致認為可以推薦認證注冊。
三、加強員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教育,提高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
隨著生產的發展,根據工藝設備情況并在分析以往事故原因的基礎上,對公司82年版《輪胎制造工藝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全面修訂,修訂后的《輪胎制造工藝安全操作規程》對各崗位的安全操作做出了更明確的規定。
為了做好新編《輪胎制造工藝安全操作規程》的宣貫工作,公司組織各單位對員工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培訓,并對員工進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考試,使員工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自覺遵守各項規定。公司還組織各分廠把本單位以往發生過的典型事故案例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制作事故案例欄,組織員工觀看學習,反思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四、開展反事故案例的培訓和安全重點的監控,做到預防為主
為了有效地預防事故,做好事故的防范工作,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對13個重點部位制訂了反事故預案,組織崗位員工培訓;使員工掌握預防措施,消除了安全隱患。針對各分廠事故多發崗位,共設立36個安全重點監控點,作為日常安全檢查的重點,檢查操作工操作情況和存在不安全的隱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效地作好預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五、動態安全評價、采取安技措施、持續改進績效
公司從2003年1月起正式開始實施貫徹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工作,根據現場環境的變化,持續不斷地開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等動態安全評價工作,針對評價出的風險,相應地采取了安全技術措施。
1.巨胎成型廠房壓延生產線安裝了通風裝置,減少了煉膠煙氣,改善了作業環境。
2.硫化分廠硫化機鍋口安裝防燙檔板裝置,防止出鍋熱水(汽)噴出燙傷人。
3.煉膠分廠XM—270冷卻裝置小二樓平臺大鏈推進開關下移,并加裝爬坡皮帶開關。解決了擠膠時,操作工彎腰看,手夠不著開關的問題,并解決了爬坡皮帶擠膠倒車時,樓上也能控制開關的問題(原來只能在樓下控制開關)。
4.煉膠分廠GK—255密煉機爬坡皮帶反車裝置樓上安裝控制開關。解決了樓上發生擠膠時,樓上也能控制開關的問題(原來只能在樓下控制開關)。
5.在煉膠分廠北廠房內胎膠生產線3#煉機增加除塵抽風裝置,及時抽走硫磺粉塵,保護員工身體健康。
6.成型分廠北廠房鋼圈1“吊車的載重限位0.5t,而實際起吊重量在0.4-0.6t,存在超載安全隱患,改造為1t。
7.對硫化分廠110臺硫化機中心機械下環降回水回路進行改造,對每臺設備增加一臺氣動二位三通切斷閥和一個接近開關,控制硫化機中心機構水缸行程,實現安全保護功能,防止設備檢修或更換膠囊等操作中擠傷腳部。
8.在農用胎分廠成型廠房墊帶硫化場所增加抽風機,排泄墊帶硫化產生的煙氣。
根據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承諾的持續改進精神,公司還要繼續努力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把安全生產工作做得更好。(摘自:《化工安全與環境》2004.1)
下一篇:一次機組斷油燒瓦事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