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發生經過
1999年7月30日上午7時40分,江蘇省靖江市磷肥廠四氧胺車間發生爆炸,500平方米的車間被炸塌,部分廠房受損,重傷3人,其中1人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事故發生時,車間中的2000L甲氧胺接受罐和5000L成品混合罐先后爆炸。此時爆炸現場上“啪、啪”的爆鳴聲還在斷斷續續地響起,2只反應釜正在燃燒,還有4只反應釜尚處在火勢包圍之中,大有一觸即爆的危險。更為嚴重的是,距火場僅2m遠的兩只1.5t二氧化硫貯罐和一只3t鹽酸槽車罐正受到火勢威脅,離火場10m外還有兩個40立方米的臥式乙炔貯罐。如果火場范圍繼續擴大蔓延,引起2次、3次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更為嚴重的是,有的職工還被困在火場中,生命危在旦夕。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消防大隊立即投入滅火救人和冷卻火罐體的戰斗。由東風泡沫車從小匯中吸水,雙干線向東風罐車供水。東風水罐車雙干線加分水器出兩支直徑19mm的直流水槍,從火場南北兩側滅火,并對反應釜和危險品貯罐進行冷卻,控制火勢,同時解救被火圍困的傷員。8時10分左右,被埋在爆炸反應釜廢墟中身受重傷的職工被解救出來。9時30分,將大火撲惡滅。但此時,反應釜繼續冷卻,直到30日下午2時30分左右,火場危險因素才完全消除,滅火戰斗宣告勝利結束。
二、事故的原因
據查,該廠雖名為磷肥廠,但實際上已在1983年轉產化工產品。這次爆炸事故的發生,是由于在甲氧胺車間改造一只甲氧胺授受罐,需加上一個真空吸料管,就在拆卸視鏡的過程中,因有6顆螺絲銹死卸不下來,工人便用鋸子鋸,最后一顆螺絲連鋸子都鋸不開,開是工人就用錘子錘,敲擊產生的火星引爆了罐中的混合氣體,瞬即爆炸,于是出了開頭的一幕悲劇。
三、事故教訓
首先是該廠領導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管理形同虛設。化工設備的檢修,非同于一般的生產設備檢修。檢修前他們未曾履行有關審批手續,考慮到沒有動火,忽視了其他火源的產生。因此在檢修前,沒有將貯罐中的易燃易爆氣體放空,更談不清洗、置換和檢測貯罐中有無殘存的爆炸性混合氣體了。同時也未將罐與罐,罐與設備之間的相連管道用盲板堵死。雖然2000L甲氧胺接受罐5000L成品混合罐之間相距8m,中間有一堵墻隔開,但兩罐之間有管道相連,故而事故發生時,導致了兩罐幾乎同時爆炸的嚴重后果。
其次,參加這次化工設備檢修人員,未經過崗前培訓,在缺乏安全操作知識的情況下盲目上崗,以致在檢修中盲目蠻干,對銹死的螺絲用鋸子鋸,鐵錘敲,以致打擊時產生的火花引發爆炸,這是一起典型的嚴重違反操作規程而人為造成的爆炸事故。
另外,化工設備在檢修前,應該制定和落實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要安排足夠的滅火力量,,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以便應急。可該廠非但沒有這樣做,而原有的3只消火栓,其中1只已損壞,1只因工人在此消火栓上接上水管,整日細水常流,水壓大減,導致手棒水槍,無水射出,只能望火興嘆,由于水壓不夠,故而在這次滅火時,缺乏水源,只好用一輛消防車到消防水池向火場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