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某鋼鐵公司根據設備運行情況及“一控雙達標”的要求,以煉鋼除塵沒備、連鑄高效化改造為中心的整個公司進行全面檢修,制氧廠乘此機會,計劃從2000年8月21日零時起安排4~5天時間, 對一車間的3200m3/h及二車間2臺1500m3/h制氧機組進行大修,并對其有關設備和閥門進行小修或更換。8月20日23:40,1號1500m3/h制氧機組停車并通過管溝排放液氧,8月21日零點左右,扒珠光砂民工及檢修人員進入1號1500m3/h制氧機組檢修現場, 并作施工準備。0:10 廠房內突然發生爆炸,據在現場參加檢修的有關人員回憶,看到一樓有明火,聽到一聲巨響,隨即廠房倒塌,一片漆黑;爆炸導致22人死亡,7人重傷,17人輕傷,傷亡人數創造了世界制氧史爆炸事故的記錄;1號1500m3/h制氧機組廠房三面磚砌墻體及二樓混凝土樓板、房頂預制板炸損、倒塌,廠房柱子傾斜,主廠房外的偏跨(操作室) 也隨之倒塌;設備嚴重損壞:膨脹機冷箱炸毀。液氧泵冷箱炸出一個大洞,洞口鋼板向內卷,液氧泵被炸壞?辗掷湎涔羌芗吧、下塔部分鋼支架炸斷。冷箱板底部北面向內凹陷,嚴重變形。西面也有部分冷箱板向內凹陷變形。上塔部分冷箱板凹陷變形。冷箱變形導致安裝在冷箱上的大多數閥門變形、損壞(塔內設備基本完好,僅有部分傾斜)。1號空壓機被砸,部分損壞,其電機燒壞。廠房外筒體容器有不同程度壓扁變形。廠房內各種管道基本損壞。
從現場情況分析,主爆炸點位于車間一樓的液氧泵冷箱以北、膨脹機油箱以南區域。
[原因分析]
根據事故現場破壞情況,說明這次爆炸威力巨大,且又不是空分塔爆炸,因此只可能在廠房內發生了燃燒爆炸,這可從燃爆三條件入手進行分析:
(1)廠房內一樓空間形成了富氧空氣
20日23:40開始,安裝在室內的1號1500m3/h制氧機停車,液氧排放管置于廠房管溝內,引至廠房外附近明溝排放,排放方式落后,排放速度偏快,氣象條件是風速小(2~3m/s),且整個廠房地處凹地,北有擋土墻,加上剛汽化的氧氣溫度低,比重大,因而氧氣易積聚在廠房內,使一樓的空間形成含氧量很高的富氧空氣。
。2)可燃物的認定
膨脹機及空壓機油箱均安裝在一樓,8月份氣溫高,油系統冷卻效果又較差,室內潤滑油蒸氣(油霧)多,這些油霧與富氧空氣混合形成了混合型爆炸氣體,從爆炸現場看,破壞最嚴重、爆炸威力最大的燃爆中心正是油霧最集中的膨脹機油箱處。根據現場及事故損壞情況看,油霧和潤滑油是該次爆炸的主要可燃物。檢修人員的衣服等雖然也是可燃物,但其只能燃燒,所釋放的能量不足以引起這次威力巨大的爆炸,因此衣服不是這次爆炸的主要可燃物,膨脹機和空壓機的油霧和潤滑油才是該次爆炸的主要可燃物。
。3)引燃引爆能量的分析
從爆炸事故的現場勘察看,空壓機電機電纜接頭處有明顯的著火燒焦現象,電機也同時存在明顯的燒壞痕跡,因此可以推測,空壓機電機電纜接頭的著火,有可能是該燃爆事故的原始引燃引爆能量。那么空壓機電機電纜接頭著火是怎樣形成的呢?根據現場情況分析如下:爆炸前空壓機仍在運行,且空壓機電機供電電纜端部存在絕緣油滲出問題,長期運行中空氣中的粉塵會粘附其上,天氣潮濕時,電纜頭端部絕緣性能下降,接線部位可能有爬電現象而引起小火花,并引燃電纜油浸絕緣紙,從而引起明火。
另外,在對參與檢修人員進行的調查中了解到,有些檢修人員身上帶有香煙和打火機,但無人看到有人抽煙,清理現場時也未發現煙頭,因此事故調查組排除了抽煙明火引燃引爆的可能性。
[防止措施]
。1)防止廠房地處凹地富氧形成;
(2)增強油系統的冷卻效果,防止油霧產生,加強廠房通風;
(3)加強對設備、電線電纜的檢修。
上一篇:液氧泵開動時爆炸起火事故
下一篇:違規試生產發生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