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2005年8月23日有篇報道,標題為《合肥一輛裝載30噸干電石的貨車在雨中爆炸》。這里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干電石”這個新鮮名詞,還從沒見過。趕緊往下看:
今天上午,一輛從寧夏開來、滿載30多噸干電石的大貨車在我市合裕路安徽氯堿化工集團的大門前發生爆炸,幸無人傷亡。
上午7點50許,記者接到報料,冒著大雨趕到現場。在氯堿集團大門前,一輛約15米長、滿載一塊塊碩大干電石的貨車上,蒸騰著白色煙霧,干電石上冒著火苗;附近地面上散落著被炸飛的干電石,在雨水中冒著白煙。原先覆蓋在車廂上的雨布由于爆炸和燃燒支離破碎,貨車駕駛室后窗玻璃由于爆炸而碎裂,現場彌漫著難聞的氣味。“上午7點40左右,我聽到一聲巨響,出門一看,貨車上的干電石發生了爆炸,火苗躥出有2米多高。”家住路邊、開飯店的王女士對記者說,“消防隊趕到后,用干粉滅火器滅火,才使火勢得到了控制。”
在現場記者看到,氯堿集團門前狹窄的馬路兩旁停放有近十輛超長大貨車,每輛車上都蒙著厚厚的雨布。一位寧夏來的周姓車主激動地對記者說:這車干電石發生爆炸,是由于遇到了雨水。他告訴記者:這些貨車都載有三四十噸的干電石,都是從寧夏運來的,在路上走了三天。而到了廠門前,卻要等六七天才能進入廠區內卸貨。“干電石就怕遇到水,遇到水就會燃燒爆炸。”周姓車主對記者說,“我們每輛運貨車,都蒙了七八層的雨布,就怕遇到水。在這里露天一停就是六七天,我們都非常擔心,要是碰到壞人,用刀在雨布上捅一個眼,后果不堪設想。沒想到這幾天正碰上合肥下雨,怕出事結果還是出事了
其他從寧夏來的司機和車主也告訴記者:他們希望安徽氯堿集團能及時卸貨,要不然就應該安排適當的、可以蔽雨的場地停放這些貨車,因為車上裝的都是特別怕水的危險品。他們還說,聽說兩個月前在合肥一家停車場,就發生過一起干電石遇水發生爆炸的事。
在我陳舊的意識中,電石似乎沒有什么干濕之分的。電石者,碳化鈣也。它遇水或受潮,則放出易燃易爆性氣體乙炔后,就變成了類似于粉墻壁用的熟石灰(氫氧化鈣)之類的“濕”玩意兒。那己完全不是什么電石了。
后來又打了個電話,問了合肥市的朋友,才徹底明白,干電石原來是“裸體”電石之別稱。“碩大的干電石”,應是出爐的電石,未經破碎,更談不上任何包裝的東西。居然還在“氯堿集團門前狹窄的馬路兩旁停放有近十輛超長大貨車”。我真感到毛骨悚然……
我馬上聯想起了去年,正值重慶天原化工廠氯氣爆炸事故鬧得不可開交的同時,即6月16日中午,在徐州尹莊公路上一車60噸的編織袋裝的電石途中起大火。消防隊用干粉滅火器均無法撲滅,最后是用推土機將燃燒的電石從車上推下來,保住了運輸的大卡車。幾十噸產品在公路上燒得凈光。“干電石”全變成了“濕電石”。
這一則消息在《中國化工報》6月23日第4148期登了頭版頭條,還加上了編輯點評。可惜孤掌難鳴,這則消息沒有引起多少重視,就連互聯網上都難找。
假若此事故不是發生在郊外公路上,而發生在鬧市區,人口密集地帶,那它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絕不會比天原化工廠氯氣爆炸事故小。按一公斤電石發出乙炔氣量三百立升計算,乙炔的爆炸極限為2.8~81%,那么它的化學性爆炸和燃燒空間足足可達一百萬立方米。不來個“火燒連營,赤壁數里”那才怪呢!
這電石也不是什么新產品。懂點工業安全生產常識的,恐怕沒有不知道電石是遇水受潮都能發生燃燒和爆炸的危險化學品,國家對它的包裝早就有明確規定,而且每一本危化品技術規范手冊都—致地寫著:(電石產品)鐵桶包裝,并充氮氣密封或裝置放氣活塞。我作為一個地區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可以很負責的見證,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幾十年,我還從沒見到過敢于用編織袋包裝出廠的電石產品。這時代變得太快了,連出事的電石也趕上時髦了,一年前還“穿衣”,—年后就“裸體”。
從上述報道可見,裸裝電石上面蓋雨布的做法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也不是一、二輛車的裝法。而是長期的、大量的。這次出了事也不知有無追究……
再看看下面:
據南京日報2004年1月12日報道,昨天凌晨2點30分,在大橋北路客運站,一輛貨車上載的10余噸電石,遇水發生化學反應,引發火災。距離該貨車半米遠,停有一輛裝有油桶的貨車。幸虧消防隊員及時趕到現場,控制火勢,才沒有釀成大禍。消防隊員趕緊將燃著的貨車推開,并將車上十幾包未燃著的電石搶救下來。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2005年5月10日報道,“轟!”前天早晨8時10分,一聲巨響,溫州龍灣中宏溶解乙炔氣廠里的員工都被驚呆了。一輛裝著60噸電石(學名碳化鈣)的大卡車在廠區里發生爆炸,而距汽車不遠處,是200多個乙炔氣鋼瓶……廠長王振松:汽車被堵住,我叫工人們將散落在地的電石包抬起,放到干燥地帶。
廣州日報2005年8月20日報道,前日中午1時許,一輛停泊在湛江市屋山建材綜合市場內、滿載電石的10噸貨柜車,在雨水中突然發生爆炸,濃煙夾雜著火球騰空而起,電石不時濺到附近路面,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當地消防部門接警后,緊急出動了3輛消防車和大批人員進行撲救,并火速將百余袋包裝完好、尚未著火的電石轉移,直至當日下午4時40分左右,才將失火的險情排除。所幸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在上述報道中有一個叫人哭笑不得的共同特點,過去電石無論是國家統計,還是生產、銷售廠家的產品計量,單位都稱“桶”或者是“噸”,而這里全是“包”或“袋”。出事的原因,不必我多講了。電石用編織袋、甚至裸裝,無異于故意縱火。有的講沒造成大損失,沒必要管;也有的講分管部門太多,扯皮不清,不好管等等,這難道是理由嗎?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危險化學品的包裝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
第五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質檢部門或者交通部門依據各自的職權責令立即或者限期改正,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于危險物品肇事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危險化學品包裝的材質、型式、規格、方法和單件質量(重量)與所包裝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和用途不相適應的。
……
不要以為就只電石違法包裝。其他危險化學品還有更嚴重的。例如金屬鋁粉,可以說是比電石更為危險的遇水遇濕燃燒物品,居然也不用鐵桶裝,而用紙盒裝。其危險性可想而知,不僅運輸、儲存中易出事,而且直接坑害了它的使用廠家,默默地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慘烈事故。湖南某縣—農村鞭炮作坊爆炸,在場作業的5人全部死亡。起初此案調查人員大多認為是作坊老板與工人違章作業所致,老板本人也認錯。但在后來深入細致的進一步調查中,才發現放在成品堆附近的紙盒裝的是兩箱鋁粉,這才是事故的真正“元兇”。甚至還有金屬鈉用蛇皮口袋加內膽包裝的……
在半個世紀前,在太平洋彼岸,美國得克薩斯城經歷了一場毀城之災。那連續3次大爆炸造成的烈火,吞沒了得克薩斯城,大火燒了3天3夜,死亡576人,受傷3000多人,15000多人無家可歸。引發事故的最初起因,是船上的硝酸銨包裝采用了石蠟油浸漬過的紙袋。當時人們對危化品性質還認識不夠。而今天一些企業的危化品包裝簡直是膽大妄為。作為安全工作者,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假如我們連這些如此放肆,如此猖獗,后果又是如此嚴重的違章違法行為,還睜只眼,閉只眼,我們將面臨比礦難的更大災難、廠難、村難、城市之難……
聯 系 人 趙鑄新
工作單位 懷化市化工管理處
地 址 湖南省懷化市板橋巷1號市化工局院內
郵 編 418000
電 話 0745- 6982652
電子郵箱 zzx4827180789@sina.com
xin0227@sina.com
下一篇:一起鼓風機管線爆炸事故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