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黑龍江某化工廠苯低位槽爆炸事故
2006-03-3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1.事故經過
1981年9月21日8時40分,黑龍江省某化工廠氯化車間六六六工段,在修理四號苯低位槽扣克時發生爆炸,當場炸死3人,輕傷3人。
9月20日,氯化車間分析工關某到六六六工段一樓四號苯低位槽取樣化驗,由于液面計扣克生銹,被關某從根部搬斷,導致苯外流不止,就用木塞把漏孔堵住。第二天一上班,車間副主任冉某就叫維護工段長卜、某派人修理。卜某當即派鉗工商某帶兩名工人到現場修理,在修理時因斷管頭擰不下來,就采用鐵手錘、塵鏟往下剔的辦法,結果砸出火花,引起爆炸,將在現場的3人當場炸死。
2.事故原因分析
①操作者違章檢修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六六六工段是甲級防爆區,明確規定“不準用鐵器敲擊”,并備有檢修用的銅手錘。但鉗工商某等檢修四號苯低位槽時,卻嚴重違背制度規定,用鐵手錘砸鐵尖鏟往下剔管頭,砸出火花,引起爆炸。
②車間副主任冉某在布置這項檢修任務時,未提安全問題,對槽內液體未處理只讓打光,這是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
3.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
①身為維護工段長的卜某,對要害部應檢修的安全問題,表現得麻木不仁,對這次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給予撤銷工段長職務處分,并降薪一級半,取消一個季度獎金。
②車間副主任冉某,主觀草率地下達對要害部位的檢修任務,對這次事故負有重要責任,給予撤職處分,取消一個季度的獎金。
③車間主任任某,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取消一個季度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