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鎮海煉化公司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抓住國內經濟持續發展和成品油需求旺盛的契機,堅持以安全生產為基礎,以經濟創效為中心的原則,團結一致,扎實工作,生產經營建設又邁上了新的臺階。全年完成加工原油量1594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未經審計),同比分別增長17.1%、40.4%,生產總量、經濟效益等多項指標繼續位居國內煉油行業領先水平。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各級政府的正確引導和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企業內部平穩的安全生產環境。一年來,在生產負荷高、建設投入快、改革力度大的嚴峻形勢下,公司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勇于開拓,大膽創新,通過建立HSE與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大力規范安全管理工作,實現了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提升,為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的總體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下面我就公司一年來在HSE與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作簡要匯報。
一、“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工作
(一)精心策劃,認真準備,為體系創建打下基礎
公司HSE管理體系的建設始于2002年。HSE管理體系是當今國際石化行業通行的安全、環境、健康一體化管理體系,為積極引入國際石化大公司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在新加坡諾衛咨詢公司的協助下,于2002年7月份啟動了HSE管理體系的建設工作。通過初始狀態評審、體系策劃及風險評估、體系文件編制、體系試運行、體系審核及管理評審,我們一步一個腳印,逐步搭建起了HSE管理體系的基本構架。隨后又進行了三次內部審核、二次管理評審和一次外部模擬認證,使HSE管理體系漸趨完善。2003年9月8日公司HSE管理體系對外發布,進入正式運行。
為進一步完善HSE管理體系,加快安全管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公司又決定在現有HSE體系基礎上,進一步建立起職業健康安全(GB/T28001)管理體系。考慮到如果獨立建立體系,那么勢必造成體系文件過于龐大和體系運行成本高、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為此,公司組織人員對兩個體系標準進行了仔細分析和比照,并提出了利用了HSE管理體系良好的擴充性和兼容性,建設HSE與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的設想。今年5月份,公司制定了GB/T28001體系認證實施計劃,“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正式鋪開。公司首先調整了體系管理者代表和公司體系管理組織機構,明確了體系覆蓋范圍、要素歸口部門,抽調有關職能部門人員成立了3個工作小組,即風險管理小組、文件修訂小組、宣貫推廣小組,具體負責體系的轉換和推進工作。前期策劃和準備工作的到位,確保了“一體化”體系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ǘ┬抻喭晟乒芾碇贫,保障體系有效運行
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是管理體系的顯著特點,如何達到系統、規范的管理,就必須要有嚴謹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支持。公司始終以國家、地方和集團公司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為指導,及時獲取并更新本公司的規章制度,使公司的各項生產、經營、服務等活動有法可依、有據可查,真正落實了制度管理。
宣貫推廣小組首先組織各體系單位進行了HSE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審工作,認真檢查核實公司現有制度、文件與法律法規的符合性,同時,以2004年以來發現的問題為基礎,評審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編寫完成了《公司HSE法律法規評審報告》,共發現法律、法規不符合問題26項,全部落實措施整改。組織各職能部門對本專業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一次系統的識別更新,編制新的《HSE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一覽表》,共新識別法律法規141項,更新法律法規20項,目前適合我公司的HSE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514項,各類標準158個。
公司文件修訂小組根據GB/T28001標準要求,補充完善了《管理手冊》(HSE分冊)相關內容,使體系要素既涵蓋了HSE管理體系的十個要素,又包含了GB/T28001標準的所有要素,進一步明確了公司各級單位的職責和分工;同時對《職業衛生管理程序》等18個程序文件作了有限修訂,合并了《風險評價管理程序》和《隱患治理管理程序》,新增了《HSE績效測量和監測控制程序》,使程序文件更符合標準要求,并能在運行中起到更好的指導作用。
(三)加強教育培訓,推動體系深入人心
HSE管理體系在公司建立兩年以來,公司上下舉辦了各級培訓班,并通過宣傳資料、網絡等多種途徑進行了宣貫,在職工中逐步形成了HSE的管理意識。今年來,我們在HSE管理體系基礎上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對剛剛開始接受HSE基本概念的大部分員工來說,如何使他們在思想上進行轉換并接受這些新的概念,就需要我們加強對廣大的職工的宣貫和教育。我們首先編制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基礎知識》小冊子,分發給全體員工,并在公司局域網上開發了網上考試系統,要求公司所有職工學習并參加網上答題,通過網上考試加深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識和了解。
公司先后舉辦了兩期GB/T28001內審員培訓班,共224人參加培訓并獲得了內審員資格。3月份,公司組織召開了一次“HSE經驗交流會”,各運行部、職能處室等單位分別介紹了體系運行一段時間以來的經驗和成績,交流了體系運行中碰到的問題,并提出了許多改進意見,有效地促進了HSE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和發展。為進一步培養公司員工HSE意識,達到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HSE體系的融合,公司要求從各單位“一把手”開始進行逐級培訓,二級單位領導親自講課宣貫,公司于去年底、今年初分別舉辦了兩期科以上領導干部培訓班,各二級單位逐步開展本單位的各級培訓,從“一把手”到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對技術員、班組長、操作人員進行體系知識的宣講,各單位共開辦各級培訓班85期,受訓人員達3683人次。
(四)以危險源識別為核心,推動體系深入運行
危險源識別(或叫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是HSE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也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只是在概念上稍有差異。在HSE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我們對全公司,特別是作業崗位的危害開展了初步的識別,列出了重大危害并進行重點控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對所有的危險源進行全面的識別與控制,這就需要我們更深入、更細致地進行危險源識別工作。
6月份,根據體系認證要求,公司組織體系覆蓋范圍內的各二級單位進行了新一輪全面的階段性危險源識別工作,重點對生產、儲運等環節進行識別,同時要求包括可能引發事故的物資庫房、重要的檔案資料室、體育運動器械等場所進行識別。對于體系建立初期未開展過危險源識別的單位(如公司部分處室、子公司等),專門開辦了一期危險源識別培訓班,對處室人員進行識別方法培訓,要求他們編制出識別計劃,明確識別方法,而后開展識別工作。本輪危險源識別工作共做了798項危害識別,其中識別出重大危險源8項,對其中需立項整改的3項重大危險源制定了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下發《2004年重大(不可容忍)風險管理方案》,逐項落實整改。
。ㄎ澹╅_展體系審核、評審,確保體系持續改進
一個體系運行的效果如何必須通過審核和評審來驗證,也只有通過審核和評審,才能發現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改進措施,促進體系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5月份,公司組織了2004年第一次聯合檢查(暨體系內審),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要素要求對各單位進行了全面審核,通過檢查和考核,更好地督促相關單位做好各項工作,對本部門的管理進行一次徹底的審視,暴露問題和不足,以便采取改進措施。11月份,公司管理體系進行了年度管理評審,各部門對體系工作提出了很多改進的意見和建議,有利于體系的進一步發展。7月份和12月份,北京三星九千認證中心對我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了兩個階段的認證審核,經過審核,認為我公司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實施總體有效,符合GB/T28001標準的要求。至此,公司HSE與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已初步建成。
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對我們石化行業,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穩定生產,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效益,建立HSE與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是解決公司長期追求的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最有效手段,良好的體系運轉,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發生。從體系開始建設的三年時間里(2002-2004),鎮海煉化生產、經營、建設、改革各項工作任務繁重,發展快速,安全生產也出現了穩步好轉的良好勢頭,三年來杜絕了重大事故和職工死亡事故的發生,事故總頻率和事故損失都保持在較低水平,連續被我省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表明“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已取得初見成效。具體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w系的建立運行提高了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在體系建立運行過程中,從公司”一把手”、主管領導、各專業職能處室負責人、各級領導到車間班組操作人員,開展了多層次、多方位、全員體系知識培訓,通過培訓實現了全員了解體系知識、全員參與體系工作、共同奮斗于安全生產的一個目標。僅2004年一年,公司就舉辦了相關講座107多次,培訓4700余人次,并舉行了一次全員考試。可以說,在“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運行中開展的培訓,是公司歷史上開展的最為廣泛、最為深入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的建立過程,也是一個全員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的過程。
。ǘ┥钊腴_展了全方位危險源識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危險源識別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是體系工作的基礎。在體系的建立運行過程中,公司以危險源識別作為體系建立運行的核心,深入到生產運行部、裝置、崗位,深入到基層,發動全員認真分析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如各基層單位對本單位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險源進行了識別,并針對識別結果制訂了“工作危害分析(JHA)模板”和“作業危害確認單”,要求職工在作業前進行簽字確認,從而使大家對以前習以為常的風險提高了認識,引起了警覺,自覺落實措施確保安全作業。在今年8-9月份,公司針對安全生產上面臨的“三高”形勢(裝置負荷高、油種硫含量高、氣溫高),組織開展了“三高”危險源識別專項活動,共識別公司級監控的危險源29項,運行部監控的危險源逾百項,分輕重緩急,全部落實了整改和監控措施,確保了“三高”時期的安全生產。
。ㄈ┱J真開展了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符合性評估,增強了職工的執法守法意識。
在“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中,發動相關職能部門收集國家、地方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規定,在進行了歸類、識別的基礎上,按照法律法規要求,修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定和操作規程,各負其責,協調行動,提高了效率。同時,建立起法律法規的識別、更新管理程序。公司將相關的法律法規都刊登在內部信息網上,便于有關單位和職工索取、使用。通過法律法規符合性評估,使干部職工建立起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程序,增強了執法守法意識。
。ㄋ模┻M一步規范了各項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規范了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對動火、進設備作業、高處作業等直接作業環節和重大檢維修項目,實行施工前進行危險源識別,制定控制措施;嚴格實行作業許可證制度,規范和強化了直接作業環節的現場監督管理。二是規范了變更管理。在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人員等發生變更時,實行《變更申請表》,進行危險源識別,制定控制措施。三是規范了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所有生產裝置、要害部位、重大變更項目、重大危險作業都制定了應急預案并規定了演練要求。四是規范了對承包商的管理。重視對承包商的資質認證,規定對承包商入廠前的安全教育培訓,對現場情況、作業環境潛在的危險源和應急措施實行交底,并對承包商現場作業進行檢查監督,大大提高了建設施工作業的安全性。
。ㄎ澹├喂虡淞⒘税踩a“以人為本”、“事前管理”等管理理念,建立了安全生產持續改進的內在機制。
管理體系涵蓋了“健康”管理,同時體系還強調領導承諾和責任,強調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和嚴格規范的考核,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管理體系以“危險源識別”為核心要素,注重通過危險源識別,事前將風險化解,改變了傳統管理被動的“事故管理”做法。管理體系標準基于一個科學的框架,即PDCA模型,通過定期審核、評審不斷發現體系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實現管理體系的逐步改善和提高。
當然,公司的“一體化”管理體系還剛剛起步,無論是體系文件系統方面,還是在職工安全意識、危險源識別、相關方管理等方面都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和提高。
當前,我們鎮海煉化正面臨著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在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國內規模最大的乙烯工程建設即將拉開帷幕,鎮海煉化將朝著建設國際級大型“油化一體化”企業的目標邁開堅實的步伐。站在安全生產的管理崗位上,我們深感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壓力也更大了。我們將繼續在省市政府的指引和支持下,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扎實開展工作,確保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為企業騰飛保駕護航。
上一篇:內部審核管理程序
下一篇:建立運行環境管理體系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