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幾年對事故的研究表明:80%以上的事故原因與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相關,即人通過生產和生活中的行為心理直接或間接地與事故發生聯系。
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能力和心理情感是不穩定的,它隨著周圍環境、時間、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比如,一個人在體腦俱疲的情況下,感覺技能變弱,聽覺和視覺靈敏度降低,眼睛運動的正常狀態被破壞,其心理技能就會改變。這說明,個人心理因素對安全生產有著巨大的影響,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可以直接、間接導致事故的出現。所以我們認為對安全工作的輕視心理,麻痹心理、僥幸心理和情緒心理。
一是輕視心理
安全與生產,人和物之間的關系,在一些管理者深層次的認識中,認識模糊,心中沒有擺正位置,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潛意識中價值觀還是見物不見人。還沒有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有三種現象:“亡羊補牢”現象,對安全生產工作平時不重視,把安全工作停留在口頭上、文件里,滿足于表面化、形式化。事故隱患不及時排除,直至發生事故才悔之晚矣;“愚民政策”現象,為了滿足某些人的虛榮心和小團體利益的需要,有的單位出了事故欺上瞞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極盡內部“擺平”之勢,把“四不放過”的原則拋在腦后;外歸因的現象,出了事故不是從主觀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歸因于外部,沒有找出真正原因,就敷衍了事。
二是麻痹心理
在多數情況下,習慣性作業簡便易行,也沒有出事故,從而“也不過如此”的思想慢慢成形,因此,這種習慣很容易被人接受或模仿。麻痹心理是安全生產的大敵,其危害性在于有了麻痹心理就會逐漸喪失自我保護意識。“無知型”、“糊涂型”就是麻痹思想的外在表現。絕大部分人身事故的發生就是麻痹思想造成的。
三是僥幸心理
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耍小聰明,明知不該去做的事,也要去做。還會自覺不自覺地出現走捷徑,或者自己欺騙自己“下不為例”而屢屢再犯,“憑經驗辦事”這些行為可能有時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快捷,有時也會讓我們在行與不行中犯下大錯,所以說僥幸心理就是事故的毒苗。
四是情緒心理
情緒是影響行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緒狀態是引發事故的基本原因。情緒變化主要由應激事件對心理影響產生的,諸如:家庭暴力、離婚、家庭成員患重病或死亡、子女就業困難、家庭不和睦、操心日常開支、本人患病、人際關系出現問題等。
我們的管理者不光是現場物的管理者,更是人的管理者,這就需要我們管理者擦亮眼睛查找每位職工的心理變化,做職工心理變化的知情人,循循善誘、細心開導,從而有效避免因“四種心理”引起的人為安全事故的發生! 山東省滕州市山東豐源北徐樓煤礦——萬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