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和現代安全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是安全生產活動和業績所表現出的的企業人本觀念和社會責任的總和。也是建筑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安全文化 建設 人
摘要:施工企業不但要在組織上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障體系,而且要在意識形態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形成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氛圍,消除安全隱患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建立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建筑企業安全文化是建筑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企業的一種精神財富,它是企業內部自然形成的一種特定氛圍,它使得每位企業職工無論能力強弱、性格異同、經歷如何,都會受其氛圍影響而自覺約束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并使自己在企業中得到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進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凝聚力。
建筑企業在施工生產過程中,有這樣兩種現象:一種是管理不善,不重視規章制度及施工規范的落實,只要不發生意外,不出事故,違章或不規范的行為不僅得不到制止和糾正,甚至還被認為有魄力,膽子大,有能耐;另一種是項目施工管理完善,有章必循,違法必糾,職工會因不遵章守紀,不規范的操作,而受到領導和同事的批評、指導。前一種不規范行為會因為被放縱而繼續下去,甚至被他人效仿,必將會釀成大錯;而后者表現的職工會在周圍環境的壓力下去認真學習有關規定,改進自己的行為,希望重新獲得大家的認可,從而又會激發其進一步的學習熱情。可見,優秀的企業安全文化會極大地激發企業職工的安全工作熱情,提高職工的安全工作意愿。在此基礎上,安全技術措施就能迅速落實,安全教育和培訓會事半功倍,安全保護設施能物盡其用,從而全面地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所以說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一項基礎工程。
可以肯定認為,建筑企業為了實現安全生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所以在企業管理中,成立了專門的內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配備了專職人員及各類相關的設施,制定了詳盡的管理制度、規章和操作規程,并進行形式多樣、多層次的安全檢查;隨著加入了WTO,建筑施工企業為了打入國際建筑市場,提升自我競爭力,相當部分施工企業正在進行GB/T9001體系、GB/T24000體系及 GB/T28000體系“三位一體”認證工作,目的就是關注職業安全健康,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根據安全系統論的原理 ,事故系統包括四個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的工作環境;管理欠缺。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為重大因素,它會直接導致事故的發生。而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良的工作環境都是管理欠缺的表現。因此,也可以說,事故是企業管理差的一種表現。而人作為管理活動的主體,管理欠缺實際上就是人的欠缺。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人的因素是導致事故發生最為重要的因素,要預防事故,確保安全生產,就必須解決“人”這個重要因素。“人”是企業活動的主體,是智力和體力的綜合體。因此,在生產活動中,要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應加強對“人”的安全培訓和教育,著力于職工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的提高。“人”不僅是企業活動的主體,更是社會系統中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意志有感覺有需要的而且能夠相互溝通的個體,其行為不僅要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且希望被社會承認,并與群體保持一致。基于以上對“人”的分析,要確保安全生產,解決安全事故系統中“人”這個重要因素,關鍵在于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
二.建立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和意義
1.是確保樹立安全意識。只有通過安全文化建立,才能確保全員逐步形成施工安全的自覺意識。
2.是確保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權益和價值觀念,進行人性化的管理。安全文化不僅沒有脫離安全管理,而且要作為“推進器”結合安全管理同步進行,做到軟硬兼施,雙管齊下。
3.是確保完善安全設施。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化形象和具體表現。只有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上,安全設施的投入和使用才能做到完整、完善。
4.是確保完善安全技術保障措施。安全技術保障措施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保障工人安全生產的技術行為。安全技術保障措施
5.是確保促進建筑企業文化。企業安全文化既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好了,自然會促進整個企業文化的建設和提升,贏得社會公眾更多更好的信譽。此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加強安全意識、安全管理和安全資源,減免了事故產生,降低了安全成本,保證了施工正常進行,履行了社會責任,最終無疑會提高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對安全文化的需要。
三.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和要求
1.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寬泛,但就其主要表現形態來看,大體包括安全意識、安全管理(行為)和安全資源這三個層次。
2.安全意識是否確立,是建筑企業是否安全生產的關鍵。建筑企業安全意識不是哪幾個人的意識,而是包括企業領導、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在內的全員意識。
3.安全意識首先是法規意識。建筑企業職工只有把安全行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來認識,才能做到合規守法。其次是人本意識,各級領導要牢固樹立“關心群眾、關愛職工”的觀念,每個職工也要牢固樹立“珍惜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觀念。再次是責任意識,“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應當成為全員共同的自覺意識,安全生產才有了根本保障。最后是風險意識。建筑施工是危險風險很大的行業,所以必須樹立安全風險和憂患意識。
4.安全管理包括方針目標、危險源辨識、管理體系、資源措施、培訓教育、行為準則(制度、責任制、規程)、運行控制、過程監測和總結評價等一系列的“PDCA”循環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運行控制(制定并實施程序)和過程監測。所有的策劃方案都要在過程中落實,最終的安全業績要籍以過程來保證,所以加強過程控制和監測,是確保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務。
5.安全資源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物質基礎,有硬資源和軟資源兩種。硬資源一般指物化資源,如安全環境(現場圍擋、場地道路、臨時建筑、水電通訊等)、安全設施(腳手架、竹笆片、外架、護網、護欄、支模等)、安全器材(消防、勞保、保健等)及其相關的安全經費。軟資源一般指非物化的資源,如安全信息,安全技術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即使是軟資源,說到底還是要通過硬資源才能得以實施、發揮功效。從這個意義上,硬資源是安全管理基礎的基礎,也是展現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四.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前提-關鍵-主體
1.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是確立企業的安全理念
建筑企業的安全理念是企業所提倡的,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它的存在是使建筑企業所有人員達到一定的安全價值觀。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安全意識如何,人們掌握的安全知識的多少,人們的安全勞動技能的優劣,人們的安全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安全生產的具體活動,其行為直接影響安全效果,對安全生產起著最基礎的并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形式上,它可以是一句口號,也可以是一些原則,用簡明的語言告訴職工企業贊成什么,反對什么。由于不同企業所面臨的安全問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管理層次的不同,企業安全理念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必須表達出一些基本信息,如:“零事故目標”;“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安全生產全員參與”;“健康、安全、環境是每個人的職責”;“所有的工傷和職業病都是可以預防的,這是現實的不是理論的”等等。只有加強對人的安全教育,不斷提高人們的安全文化素質,才能把“預防為主”真正落到實處,從而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思想防線,提高人們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自覺性,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在企業乃至社會營造“人人事事要安全”的嶄新格局。
2.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的關鍵是企業的領導人
建筑企業領導人對安全生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以身作則,真誠倡導并遵守企業的安全理念。首先,建筑企業的各級領導干部要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自己的頭腦,摒棄一切不適時宜的錯誤安全觀念,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對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要嚴格執行,狠抓落實,是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生產管理有針對性,有新思路,有新舉措,同時要堅持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和安全知識,從而形成自己的科學的安全觀。這對于企業確立正確的安全理念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日常工作中,企業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尊重和維護共同的安全觀,積參與并支持各項安全活動,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影響職工,推動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
3.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企業及其職工
建筑企業及其職工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因。在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及其職工通過制度建設、行為導向和控制物態變化等手段,形成有效的雙向信息溝通和交流。建筑企業不斷地把自己提倡的安全理念告訴職工,職工不斷地按照企業的要求改變自己的錯誤觀念,逐步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從而形成建筑企業特定的安全文化。
四.企業應通過以下八個步驟來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工作(“PDCA”循環管理)
1.策劃決策
通過企業形象策劃(CIS),提煉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形象。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ISO18001/GB/T28001標準要求結合安全工作特點,提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計劃。
2.學習培訓
對相關人員特別是工作骨干進行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主要是國際安全標準)、項目管理和企業文化知識,使普通職工了解基本知識,工作骨干熟悉和運用基本理論。
3.團隊研究
對企業安全文化情況進行調整,重點是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有形”內容,收集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以及成功企業的經驗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研究。
4.確定方針目標
根據法規要求和企業精神(承諾),制定企業安全管理方針,以及與方針相適應的管理目標指標。方針要明確合規合情,目標要具體可行可量。
5.建立體系
根據標準和法規要求,建立文件化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具體準則(規章制度、規范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和管理記錄。
6.宣傳教育
在嚴格實行體系文件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形式開展靈活多樣的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使職工思想意識逐步統一到企業精神和方針目標上來,形成“我要安康”的良好氛圍。
7.監督指導
在安全文化建設即安全體系運行過程中,按體系文件要求控制運行活動,并對控制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的問題及時整改驗證,做到持續改進。此外,還要對運行過程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提高過程管理的有效性。
8.評審總結
建筑企業管理層要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定期評審總結,找出工作和資源上需要改進的環節,提出持續改進的要求和措施計劃,以確保企業文化建設和體系運行持續、適宜、充分和有效。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充分重視并發揮“人”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形成企業共同的安全觀念,確定企業的安全生產風氣,依賴全體職工的群體合力,有效解決導致事故的“人因”,從而可以保障企業安全目標的實現。
因此,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對于高風險行業的建筑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項工作的展開必將為建筑施工企業逐漸減少和扼制事故發生,使企業所有人員達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從我做起、保證安全”,最終實現理想的“安全目標”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