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其在維護職工安全健康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安全文明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安全生產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挑戰,亟需創新和發展。
提高認識正確面對問題 工會組織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在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會勞動保護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眾的提出,給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企業科技進步,大量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工藝,職工隊伍安全素質不能適應;三是企業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安全投入不足,侵害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四是企業的所有制形式、勞動關系和職工隊伍狀況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新的要求;五是企業改制沒有加強工會組織和工會機構建設,會員流失嚴重,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建立工會困難多、難度大,工會組建律和職工入會率低,造成維護職工安全健康權益的渠道不暢。
找準位置發揮重要作用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提出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監督參與、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新格局,再一次明確了工會在國家安全生產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其中,群眾監督工作是通過勞動保護工作來具體體現的。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要找準自身位置,發揮重要作用。
堅持“大維護”中心 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首要任務就是維護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要將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納入工會維權工作的總體目標。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既是對職工政治權益的維護,也是對職工經濟權益的維護,同時也是對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維護。
摒棄兩個錯誤認識 首先是摒棄“勞心費神不討好”的錯誤認識,有的同志認為,企業行政管理嚴謹有序,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抓得再細不如行政出一條例,認為抓工作是在搶“別人”的風頭;其次是摒棄“小打小鬧跟著跑”的錯誤認識,有的同志認為,既然是職責所在,為虎添翼要發揮作用,敲敲邊鼓、壯壯聲勢而已。這兩個錯誤認識都嚴重地影響了企業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確開展,使勞動保護工作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因此必須摒棄。
抓好三個“加強”“完善” 一是要加強源頭參與,完善規章制度。要充分利用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和職工代表大會監督制約機制,定期就企業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進行協商,并抓好落實;要切實發揮職代會保安全的作用,對企業的安全決策、安全投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等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進行審議和監督實施;要認真貫徹落實《工會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結合企業和工會作實際,建立健全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二是要加強隊伍建設,完善組織機構。尤其是在企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追求扁平化管理,合并機柳樹,精簡辦事人員的新情況下,完善組織機構不是為了“建廟設方丈”,確因安全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只有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配備必要的人員,才能為執行勞動保護的方針、政策、路線提供保證。必須建立健全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級組織網絡,充實專兼職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加強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隊伍的政治素質、責任意識、業務能力,解決工會勞動保護隊伍人員少、素質弱與所承擔任務日趨繁重的突出矛盾。
三是要加強監督檢查,完善責任體系。參與世隔絕或組織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是工會勞動保護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在此過程中,工會要做到立場堅定、職責清晰、大膽監督。要敢于指出企業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整改,勇于反映職工在安全生產中的呼聲和要求。雖然企業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在行政,但工會要抱有真誠協助的態度當好助手,積極協助企業行政部門實施整改和防范措施,廣泛發動群眾,協助企業順利開展安全活動,有效解決勞動保護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要建立勞動保護責任制,加強對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任免考核管理,明確工會領導及勞動保護干部的職責,正視肩負的責任,行使好權力,對失職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體現特色打造工會品牌 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特色在于“群眾性”。中華全國總工會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已和“送溫暖”“金秋助學”等工作一起成為工會工作的著名品牌,為工會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工作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載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現特色,打造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品牌,成為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有效開展的關鍵。
鋪就快速反應“綠色通道” 工會要利用聯系職工、貼近職工的優勢,發揮工會健全的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級組織網絡和廣大專兼職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隊伍的作用。可以借鑒維權熱線的做法,開通勞動保護安全專線;可以使用企業信息化系統,利用網絡開辟勞動保護速遞窗口;也可以實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匯報卡制度,分別以紅色卡片反饋必須馬上解決的重點隱患和問題,黃色卡片反饋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隱患和問題,綠色卡片反饋安全正常和進一步加強的意見和建議,要求責任人簽字,定期和隨時反饋,工建立相應考核獎懲辦法。總之,要通過建立工會勞動保護快速反應“綠色通道”,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
營造濃厚安全文化氛圍 工會要利用自身陣地和開展活動的優勢,努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一方面可以利用組織安全演講、安全文藝匯演、安全征文、知識競賽、安全板報櫥窗、安全美術書法攝影展等傳統手段,同時還可以組織安全DV拍攝、安全FLASH、MTV、網頁制作等,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普及安全知識;另一方面要大力選樹、宣傳安全生產工作的榜樣和典型。可以借鑒全總對連續5年以上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稱號的單位納入“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評審范圍的做法,把在企業安全生產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同樣納入企業評先、晉級的評審范圍之中。同時,要重視職工的首創精神,重視基層好的做法,總結推廣新的經驗。通過發揮先進典型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榜樣和示范作用,進一步使安全和平工作深入人心。
建設職工“平安小家” 班組是企業生產的最小組織單位,也是安全工作的前哨。可以把建設職工“平安小家”作為推進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切入點。這不是把工會建家工作中有關勞動保護工作“舊酒換新瓶”,而是涉及到組織體系、制度落實、隊伍建設、工作開展等很多具體的內容。抓好此項工作,可以把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企業和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基層、班組、崗位和每一名職工,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一個新亮點。
維護女工合法權益 企業沒有婦聯組織,女職工的權益維護是由企業工會女職工工作委員會來承擔的。維護女職工安全健康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不僅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不可推卸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會勞動保護工作內涵極其豐富,工作內容也極其廣泛,打造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品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創新發展是一個不斷否定的過程,作為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者,要從容應對機遇與挑戰,大膽實踐,勇于創新,依法維權,工會勞動保護工作一定會“聲音更響、力度更大,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