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是國民經濟發展關鍵的一年,也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我國經濟全面回暖復蘇的重要時期,做好明年的安全生產工作至關重要。現就明年的工作談點思路,也算是拋磚引玉,以期與同行們商討。
一、更新思想觀念,實現三個轉變
一是實現由政府抓安全生產到黨委領導、政府監管、企業負責、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轉變。黨的十七大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把安全生產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重視人民群眾的安全,不要帶血的GDP,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過去,主要由政府對安全生產工作實行監管,地方的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這一做法是有效的,對于增強各級政府的責任心起了重要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特別是針對基層工作的具體情況,在縣以下各級黨組織中,黨委領導是關鍵。現實生活中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老大難、老大難、老大一抓就不難”。這說明我國的國情決定了事情解決的程度,很多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老大沒有發話,或者是老大沒有重視,或者老大根本不想解決。凡是老大下決心解決的事情沒有解決不了的。在生產安全事故處理上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如鄉鎮發生了安全生產事故,處分了鄉鎮長,沒有處理黨委書記,那么就引不起黨委書記的重視,出了事故反正有鄉鎮長頂著,大不了換個鄉鎮長,書記照當。隨著安全生產工作的深入,黨委管安全的呼聲越來越高,已經引起了黨委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重視。山東省委認識早、看得遠,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社會監督”新格局的要求,把安全生產工作提上了黨委的議事日程。黨委重視要體現在實際工作中,黨委要明確一位領導同志分管安全生產工作,便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能夠及時向黨委匯報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得到領導的支持。黨委要定期聽取安監部門的工作匯報,了解安全生產形勢,掌握安全生產動態,把握總體情況。黨委要研究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實現安全生產工作從面上號召到真抓實干、解決實際問題、建立長效機制的轉變。從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面來說,目前我國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基本建立,各項配套的法規、規章不斷完善,已經具備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安全法律法規的框架,依法治安應當列入議事日程,用法律的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規范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的活動,使安全生產工作走上法治的軌道。從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方面來說,隨著國家、省市大部制機構改革的進程,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更加理順,職責更加明確,多頭管理、沒人管理的現象正在逐步消滅。從安全生產監管機制方面來說,各地已經探索出很多成功的經驗,常態性的監管方式正在取代手忙腳亂的做法,別人感冒自己吃藥、一人感冒全家吃藥的現象逐漸成為過去。因此,必須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促進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
三是實現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由粗放型監管方式向規范化、科學化、定量化轉變。過去發生了安全生產事故,安監人員不管你盡沒盡責,都有說不清的責任,檢查過了發生事故是瀆職,沒有檢查發生了事故是失職,反正只要發生事故就要承擔責任。有的安監局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晚上接電話”,晚上經常睡不著覺。現在,國家安監總局出臺了《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職責和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的暫行規定》(國家安監總局24號令),對做好新形勢下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安監部門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建立符合安監部門實際特別是基層安監部門實際的履職標準為抓手,以規范安監執法行為為突破口,以調動廣大安監工作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手段,增強履職免責的自覺性,提高責任追究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全面提升安全監管的水平,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
二、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年活動
2008年是隱患治理年,2009年是安全生產責任年,2010年要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年活動,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增強干部員工安全素質。要把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作為一項治本措施來抓,強化各級領導干部的安全培訓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定期開展培訓,對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政府負責人每年要培訓一次。要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和持證上崗,努力提高持證上崗率。要認真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培訓活動,督促企業針對不同崗位特點開展全員安全培訓,加強對新員工、農民工和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重點解決應知應會、守章守紀問題。要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加強本系統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隊伍思想作風建設,強化教育培訓,履行好各項監管執法職責,做到從嚴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
三、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一)抓責任。堅持以目標管理責任制為總抓手,大力強化政府監管、部門主管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個責任”的落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是安全生產監管責的任主體,要進一步落實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和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制,把安全生產列入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確保每個領導崗位都有安全責任、每個領域的安全都有領導負責。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省政府《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履行好物質保障、資金投入、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規章制度制定、教育培訓、安全管理、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等八個方面的職責。同時,要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月調度、季通報、半年小結、年終考核制度,加強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工作,激勵先進,鞭策落后,獎懲兌現。
(二)治隱患。“隱患不除,事故難免”。各級各部門和單位要把隱患排查治理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抓,結合各自實際,認真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及時發現隱患,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治理,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企業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要督促企業逐級建立并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名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建立實行“班組日查、車間周查、公司月查”的工作機制,形成自查自改的長效機制。要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隱患評估報告、查處、復查等各項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加強對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治的監控。對排查確定的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政府督辦令制度,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監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整治責任單位、主管部門、監督部門和有關責任人,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同時,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監管力度,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制定和落實監控和監管措施,確保萬無一失。要采取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措施,突出礦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集中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確保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三)把門檻。國家對高危行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制度,是從源頭上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措施,我們必須嚴格市場準入,強化源頭管理。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從嚴控制高危行業市場準入,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和技術裝備。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對申報的企業,堅持嚴格標準程序和條件,從嚴審查把關。同時,建立市場退出機制,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依法予以關停。要建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制度,把安全生產條件作為建設項目設立的重要依據,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依法予以查處。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對未按規定進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驗收的,一經發現,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無法整改的建設項目,堅決予以取締。
四、切實抓好四項工作
(一)強化雙基,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各級黨委、政府要研究制定加大安全投入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政策措施,促進重大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安全科技項目研發及推廣應用、宣傳教育培訓等。要督促企業加大安全投入,更新設備和工藝,從硬件上提升安全生產水平,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用制度約束員工、規范行為。要加快實施“科技興安”戰略,支持和鼓勵企業采用高科技手段保證安全生產。要加強對工業園區等各類開發區的安全監管,搞好規劃布局,明確入園企業的條件,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都要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并配備與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相適應的專職監管人員。
(二)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以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生產經營單位、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及冶金、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等行業企業為重點,積極創建一批本質安全型企業,不斷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要通過典型引路、政策引導,宣傳安全標準化的意義、要求,大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同時,積極開展創建安全社區、安全標準化園區和安全規范化鄉鎮建設活動,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
(三)加強應急管理,提高突發事故處置能力。要不斷完善應急管理工作體制和機制,進一步整合應急救援資源,依托大企業的救援隊伍,建立區域性的專業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提高處置突發事故災難的能力。要加快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及應急救援裝備建設,實現省、市、縣(市、區)三級平臺聯網,形成信息共享、反應靈敏的應急指揮救援系統。要根據本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安全生產特點,儲備一定的搶險救援設備、器材、物資。要建立完善嚴格的防范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聯合處置機制,明確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分工和責任,嚴防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要建立起覆蓋所有行業領域和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的預案體系,并定期開展預案演練。地下開采礦山、化工、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生產經營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預案演習。
(四)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安全監管水平。要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充實加強各級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力量,確保人員、經費、裝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經費、人員配備上給予一定的傾斜,確保滿足安全生產工作需要。要不斷加強對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教育,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堅持重心下移,繼續加強鄉鎮執法隊伍建設,安全生產任務重的鄉鎮都要成立安全生產執法中隊,實施依法監管,形成無縫隙的執法檢查網絡。各級執法監察機構要在規范建設、規范執法、嚴格執法上下功夫,進一步完善手段,改善條件。要建立 “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打擊非法聯動工作機制,依法嚴厲查處非法建設、生產、經營、開采、運輸等行為,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經營秩序。
上一篇:安全管理需要不斷創新
下一篇:從事故案例說安全確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