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5月13日12時25分,廣東某硫鐵礦企業集團公司化工廠8萬噸硫酸系統余熱發電裝置在試生產過程中發生一起汽輪機因飛車引起的爆炸事故,造成現場操作人員1人當場死亡、1人輕傷、設備粉碎性破壞的重大人身傷亡及設備損失事故。
1事故經過
1999年5月13日7時45分,8萬噸硫酸裝置動力車間發電崗位岑某、陳某、路某、賴某4人上白班,接班時,汽輪機組運行正常。中午12時4人吃午飯時接到動力車間副主任孟某關于飯后汽輪機停車的指令,停車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鍋爐蒸汽孔板流量計法蘭等多處漏氣故障,進行計劃檢修。12時10分左右,當班主操作工岑某叫陳某先到一樓把電動油泵打開,岑某自己則把同步器操作手輪退(旋)到頂。等陳某上來后,岑某安排他進操作室解列,岑某在機頭處觀察汽輪機轉速表。由于轉速表一直未有變化,岑某就來到操作室北門口處問陳某有沒有解列,陳某回答“已解列”,但岑某發現操作屏上的指示燈經燈亮(說明仍未解列),就又返回機頭處,當時現場轉速表顯示轉速還是正常,隨后又回到操作室北門口問陳某是否解列了,陳某未回答并從操作室南門口跑出。這時岑某檢查操作屏指示燈已正常(綠燈已亮),并看見陳某來到機頭處手拍危急遮斷器,并用手關主汽門手輪,這時岑某回到機頭處,陳某講“主汽門手輪關不動”,同時發現轉速表轉速達6800轉/分。當時岑某檢查危急遮斷器,發現已跳出,就去關主汽門,但主汽門手輪關不動。隨后岑某又拉了軸向位移遮斷器,但汽輪機轉速仍繼續上升,轉速已達7800轉/分。同時汽輪機伴隨著相當大的震動聲,這時岑某一邊叫大家遠離,一邊向一樓沖去,想去關隔離門和油泵,當岑某還未到停止按鈕處,就聽到上面一聲巨響,汽輪機飛車爆炸,并有黑煙和大量蒸汽冒出。過后,岑某和從4萬噸發電裝置趕來的林某及從鍋爐關氣后趕來的孟某一齊救火,滅火后發現陳某臥躺在值班房南門口,不省人事,立即送往醫院搶救。事故中賴某受輕傷,路某受驚過度,被及時送化工廠醫務室處理后再送云硫醫院治療。陳某送醫院后證實已死亡,經法醫鑒定是外力鈍器重擊致胸背部開放性損傷,心肺嚴重挫傷死亡。
集團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指揮組織事故的搶救和善后工作。封鎖事故現場、清點人員、安排電器工程技術人員全面檢查,關停有關供電,退出發電機并網斷路器手推車,按規程組織系統裝置停機;集團公司安委會成員和公安分局、安全環保衛生處、機動處等部門有關人員也立即趕到現場,展開事故現場的勘查取證等工作。
事故發生后,集團公司立即向市公安局、市勞動局、市總工會等部門報告,并上報省重化廳,邀請杭州汽輪機廠、省化建、南化設計院等單位派專家前來云硫參加5月16日的事故分析會。集團公司并于當天下午成立了8萬噸硫酸裝置汽輪機事故調查組,并分工落實,立即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2事故原因
經事故調查組初步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如下:
2.1汽輪機調節閥關閉不到位,造成發電機解列后汽輪機轉速一直上升。
2.2 主汽門斷油后不能自動切斷汽路,同時用手不能關動主汽門手輪,從而造成汽輪機飛車,最后引起爆炸。陳某在解列后,跑到汽輪機頭前按危急遮斷器,接著關主汽門手輪,但是關不了。岑某到汽輪機頭前檢查,即關主汽門手輪,但也關不動,再拉軸向位移遮斷器,但汽輪機的轉速仍然上升。還有,事故發生后,從二樓發電房冒出大量蒸汽,都說明主汽門在斷油后仍然處于打開的狀態,這就是造成汽輪機飛車、進而爆炸的主要原因。
因此,初步分析認為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設備本身存在著潛在的問題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