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
2002年8月26日8時45分許,浙江省富陽市某膠乳廠合成工段發生火災,大量苯乙稀、丁二烯等化工原料燃燒產生的猛烈火勢瞬時吞噬了500m2的車間,并發生爆炸。
當地消防大隊接警后,立即派出4輛消防車、19名官兵趕赴火場。9時47分,合成工段又發生了爆燃,并造成7名消防官兵燒傷(其中2人重傷)。9時49分,市消防支隊指揮中心接到當地消防大隊的求援報告,又派出特勤大隊防化、洗消、A類泡沫車等特種車輛和其他3個中隊共10輛消防車、100余名官兵前往增援。經過全體官兵的艱苦奮戰,火勢于10時許被完全撲滅,保住了一個存有5t丁二烯的臥式儲罐和一個存有18t苯乙烯的臥式儲罐,并成功保護了一墻之隔的一個油墨廠和周圍居民的安全。
情況介紹(二)
情況介紹
該膠乳廠位于郊區某鎮一農村,屬私營企業,現有職工12人,廠區面積500 m2。該廠主要生產丁苯乳膠,生產原料為丁二烯和苯乙烯。
5年前,該廠未經計劃、土管、建設、消防等部門批準,擅自建造廠房,今年6月,該廠未經資質設計單位設計,自行購買了2臺反應釜和其他設備,自己安裝調試設備和電氣線路。該廠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職工也沒有經過消防培訓,對消防大隊提出的停業整改要求也熟視無睹,自主進行丁苯乳膠生產線的上馬。現場除反應釜的攪拌器防爆外,其他電器設施都是非防爆的,而且,廠內電線裸露嚴重,建筑物耐火等級不符合要求。
廠北面有2個臥式原料罐,左邊1號原料罐為容量30t的丁二烯罐,內有丁二烯5t,壓力0.5MPa左右;右邊2號原料罐為容量25t的苯乙烯罐,內有苯乙烯8t。2個臥式罐的南邊是成品罐,再南邊是2個反應釜(1號反應釜和2號反應釜),容量各為3 m3,其中的原料就由2個原料罐通過泵經中間罐供給。2個反應釜的東面是丁苯反應釜(7號釜和8號釜),丁苯反應釜的西北角有8—9只原料桶,丁苯反應釜的南邊是原料庫和鍋爐。
8月26日8時45分,該廠的1號反應釜在投料反應初期,視鏡玻璃破裂,釜內化學原料在壓力作用下,迅速外逸,遇非防爆電器的電火花發生燃燒和爆炸,并蔓延到2號反應釜和其他裝置,使得2名廠方的操作工輕度燒傷,易燃的苯乙烯和丁二烯也在整個工段迅速蔓延開來。
消防設置(三)
消防處置
消防隊到達火災現場時,整個乳膠廠已形成上下同時燃燒的立體火災,除鍋爐沒燃燒外,其他已是一片火海,情況十分危急,如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殃及毗鄰的油墨廠和北面的兩個臥式原料儲罐,損失將更為慘重。指揮員根據當時情況,迅速部署了以下幾點措施:一、偵察火情,掌握資料;二、設置警戒,疏散人員;三、外部冷卻,抑制爆炸。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滅火戰斗,現場的火勢已經得到初步控制,但是2號反應釜的火勢還比較猛,為徹底撲滅火勢,指揮員又及時調整進攻部署,將兵力集中于內攻。經廠方技術人員確認火災現場無爆炸危險的情況下,在廠方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內攻小組進入燃燒區進行關閥斷料,在廠方技術人員的配合下,消防內攻人員及時關閉了1號和2號2只臥式原料罐的閥門,并關閉了生產流程中的1號反應釜下方的出料閥,正要對2號反應釜的出料閥門實施關閉時,由于輸料管長時間的燒烤,已發生熔化,并已從出料口脫落出來,反應釜內的原料(苯乙烯和丁二烯約3t)在約0.8MPa的壓力作用以及本身的重力作用下,不斷地通過泄料口流向有殘火的地面,隨即發生爆燃。使得現場的7名官兵頓時被猛烈的火焰灼傷。消防隊一邊組織人員積極搶救受傷官兵,,一邊繼續對2號反應釜進行冷卻滅火。火勢于10時許被完全撲滅。
經驗與體會(四)
經驗與體會
這次火災撲救中,消防隊有7名消防官兵受傷,代價十分慘重,消防部門和化工廠家人員都應加以深思。
(一) 消防部門應注意的事項
1、個人防護意識要進一步加強,尤其是處置化工火災時要穿戴好空氣呼吸器和防化服等防護用品,進行近距離作戰時,要穿好避火服或隔熱服,這樣,即使在有危險的情況下,也能減輕受傷程度。比如,隔熱服在30s內織物表面溫升不超過4.5℃,在接近300℃時耐溫時間為1h,500℃為30min,瞬間接近最高溫度為700℃。避火服有較強的阻燃、抗熱輻射性能,在1000℃下,30s內其表面溫升不超過13℃。
2、指戰員在撲救殘火時,不能認為火勢已基本撲滅,已沒有多大的危險性,而減弱個人防護意識,覺得隔熱服和空氣呼吸器的面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火場處置的軀體靈活性,從而脫掉防護裝備。因為此時萬一再發生燃燒、爆炸事故,消防隊員會造成預料不到的傷亡。為此,在處置化工火災時,即使在清理火場階段,也不能脫下避火服、隔熱服、防化服和空氣呼吸器等。
3、不能對家庭作坊式的化工類企業火災危險性存在著“小視”意識,不能盲目近距離作戰;一線作戰的人員要少而精,決不能大量人員往前擁,這樣一方面妨礙了火場秩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危險區域的人員數量;指揮部要設置在安全區域。
4、處置化工火災中,在實施內攻、關閥、導流等措施前,對廠房技術人員提供的意見和建議要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險性再三權衡,慎重考慮,并切實作好個人防護和水槍掩護。
5、要盡快配備撲救化工火災的器材裝備,尤其是防護和偵檢儀器,如有毒氣體檢測器等、可燃氣體檢測儀等,以便對現場的可燃氣(毒氣)進行檢測,確定其濃度是否在爆炸極限以外,并為現場的進一步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6、對于密集裝置群中的某一部位著火,除關閉著火設備的進料閥門外,還應關閉鄰近(后道工序)設備、反應器、原料貯罐的進料閥門。
7、開閥導流時,必須同車間、工段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制定出最佳方案,要確保導出的易燃物品流向安全的容器,要防止開錯閥門,密切注意觀察液封的液面,防止液位過高或過低,導流滅火時要注意防止造成負壓,產生回火爆炸。
(二)化工廠家要注意的事項
1、化工裝置發生火災或原料泄漏后,在組織本身力量進行滅火和關閉堵漏的同時,要盡早向消防部門報警,報警時決不能慌張,除了常規的單位名稱、具體地點外,還要說清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著火、爆炸或泄漏的具體工段或車間、著火(泄漏)的具體裝置名稱、主要化學物質、著火(泄漏)區內的其他危險品的數量、可能造成威脅的區域內的其他危險品。
2、消防部門到場前,要專門派技術人員準備好具體的工藝流程圖、著火(泄漏)和其他受威脅的化學物質的毒害和易燃易爆性、著火或泄漏裝置的閥門、管道、孔洞介紹、本廠儲存的滅火劑及數量等相關資料,為消防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3、在消防隊實施關鍵性措施比如關閥、導流、點燃前,要給出合理化建議,絕不能光從理論出發,要結合現場的火場情況,確認閥門能否起到斷料的作用,是否有管道破裂、閥門損壞、導管燒壞等情況,要在關閥、導流、點燃過程中帶領消防人員入內,指導消防人員甚至親自實施相應的操作,以免關錯閥門。
4、各單位尤其是私營個體企業,要加強防范意識,要認真聽取計劃、土管、建設、消防等部門的意見,對裝置設施要請專業人員安裝調試,要有經過專門培訓的技術人員和消防責任人。
上一篇:磷泥回收裝置爆炸事故分析
下一篇:違規檢修作業 發生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