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
本網據“化工安全與環境”報道:2002年4月12日8時10分,河南省某化工公司原料氣分廠電除塵崗位,7#電除塵檢修完畢,3名檢修工安裝入孔檔板時,除塵器內少許可燃氣體(煤氣)發生爆炸。事故發生后,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及時組織有關單位對事故進行分析研究,查找事故原因,落實責任,制定防范措施。
事故經過(二)
2002年4月11日10時30分,7#電除塵制造廠家人員開始進罐檢修,20時檢修完畢空試合格。4月12日7時50分,原料氣分廠又對7#電除塵進行二次空試正常。8時10分,3名檢修工開始安裝入孔擋板,在安裝第一根螺絲時,除塵器內突然發生煤氣爆炸,張某胸腹及下部軟組織多處被擋板打傷,賀某左上胸部被擋板輕微撞傷。
事故原因分析(三)
1. 直接原因
(1)《化工企業廠區設備作業安全規程》中明確規定:“在化工易燃易爆場所,對化工設備罐、塔、容器內外進行檢修作業時,①必須將檢修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絕。②管道安全隔絕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不能使用水封或閥門等代替”。原料氣分廠此次檢修,只是利用水封與化工系統切斷隔絕,沒有按照安全規程執行(將管道安全隔絕——加裝盲板,使檢修設備與化工系統徹底隔絕分離),導致在水系統出現異常時,可燃氣體有機會竄入除塵器內。
(2)4月11日18時左右,因二水源總管破裂,為了維護正常生產,老系統進行了倒水,倒水后由于水壓降低,7#電除塵器進口水封箱內水位得不到及時補充,以及水封箱下部排污閥內漏,造成水封箱水位下降,起不到密封作用。同時,在設備供水系統發生變化、水封箱溢水槽出現斷流現象時,電除塵崗位中班操作工責任心不強和技術素質低,沒有及時認真巡回檢查和作出正確判斷,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致使在電除塵器煤氣進口閥關閉不嚴的情況下,煤氣竄入電除塵器內,形成爆炸條件。
2. 間接原因
(1)此次檢修違反了《化工企業廠區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程》,在易燃易爆容器內外檢修作業時,應提前30分鐘進行設備內有毒、有害物質濃度分析化驗,作業過程中至少每2小時分析1次。但此次作業人員圖省事,忽視有關檢修安全規程,未進行氣體分析,時隔1夜,除塵器內氣體發生了變化,本應檢修前進行安全分析,再進行檢修作業。
(2)檢修作業人員多年習慣性違章作業(化工易燃易爆設備檢修時,嚴禁使用鐵質工具,應使用不發火工具,避免產生火星),工具產生的火星正好引爆除塵器內可燃氣體。檢修人員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意識淡薄。
事故預防措施(四)
1.召開事故分析會,按照“四不放過”原則,查清事故發生原因,落實事故責任,認真吸取事故經驗教訓,檢修作業中,特別是易燃易爆現場作業,一定要落實好安全檢修措施,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方針,熟練掌握安全檢修規程制度,增強自我防范意識。
2.落實好崗位巡回檢查制度,加強崗位安全教育,增強職工愛崗敬業責任心。
3.不許用鐵器敲打存有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以防產生火星,檢修時必須使用防爆工具,如無防爆工具,必須涂以黃油、甘油杜絕產生火星。
4.化工生產區內加強明火管理,嚴禁廠內吸煙,特別是易燃易爆場所要防止各種明火的產生。
5.嚴格按規定進行氣體采樣分析。
上一篇:對某膠乳廠爆燃事故的思考
下一篇:兩起液化氣泄漏爆炸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