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人工資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2、靈活就業人員的工傷保險原用人單位在冊不在崗的職工到現用人單位從事臨時勞動,現用人單位應當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臨時勞動的職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由現單位負責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現用人單位沒有為從事臨時勞動的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的,從事臨時勞動的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現用人單位負擔。
3、工傷保險與醫療保險的銜接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起的疾病,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
4、再次發生工傷應如何處理
工傷職工再次發生工傷,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后,其傷殘等級高于前次傷殘等級的,其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等長期待遇標準按照新鑒定的傷殘等級待遇標準支付,并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差額。
5、涉及民事賠償的有關問題
職工因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或者職工因為工作原因遭受其他傷害事故涉及民事賠償的,傷害賠償總額低于工傷保險待遇的,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補足差額部分。對于自行協商處理傷害賠償事宜并且當事人明確放棄工傷賠償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其工傷認定申請。
6、退休返聘人員不適用工傷保險政策
退休人員返聘后,在工作中受傷,不適用工傷保險政策。
7、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認定
對于職工在上下班合理時間、合理路線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經公安交管部門認定的事實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中有關道路交通規定情形的,不應當認定為工傷。
8、退休后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如何處理
職工退休后被診斷為職業病被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的,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上一篇:午休時被撞引發的工傷爭議
下一篇:企業內部搞承包,工傷還由企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