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人是最活躍,最能動的積極因素,鉆井施工雖然是高危行業,但從事故發生的普遍規律來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只要我們各級監管人員和操作人員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貫徹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反違章六條禁令,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的實施、考核、責任追究三到位,規范職工作業行為,依法管理,用心每一天,干好每件事,就能抑制“三違”現象的發生,避免或減少事故的發生,實現鉆井的長治久安。一人平安、全家幸福”、“高高興興上班、安安全全回家”,多少年來我們都在為這個美好的愿望孜孜不倦地追求、努力。
“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三違’不反、事故難免”,這些安全生產理念多少年來我們也都是在不懈地要求、倡導。然而就是因為“三違”治理不徹底,這個“毒瘤”得不到根治。“3.26”“5.26”兩起工業事故,使得兩個鮮活的生命長眠于九泉之下。正是因為一次次“三違”而導致的事故,使得我們員工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歡笑。傷亡職工用血的代價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們,“三違”不除,我們個人的幸福和企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企業的安全生產就得不到根本保證。
有人說,“三違”治理太重了,太不講情面了。也正是基于這樣的錯誤觀點,使得我們的“三違” 治理工作難度加大。可是細想一下,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如果真是因為我們的一次“三違”而痛失親人、工友,你能覺得它過嗎?你能對得起疼你、愛你給予你無限厚望的家人嗎?你個人的生存還能有保障嗎?誠然,“三違”治理工作是有陣痛,可是我們的企業和個人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就不要怕、也不能怕這種“脫胎換骨”之痛,它正猶如新生命的誕生一樣,“三違”治理工作成效有目共睹,它使得我們的安全工作有了根本保證,職工的安全思想意識有了質的提高,企業的效益提高使得我們的收入越來越豐厚、小日子過得也越來越紅火。
“三違”治理工作確實是惠及我們企業和個人的大好事,我們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這項治理工作,從思想上徹底摒棄那些錯誤觀念,把集團公司“反違章六條禁令”和安全為天大討論活動要求落實到行動上,真正做到“干部不違章指揮,工人不違章作業”、“上標準崗、干規范活”,“只有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使“三違”治理工作更加顯出實效。只有這樣,我們的鉆井生產才能安全平穩。
在反三違中,必須堅持強化理論,強化理論是根據強化的原理對員工安全行為進行管理的一種理論。最近幾年,川慶公司對鉆井施工現場進行了很大的安全投入,但安全管理基礎工作還有很多薄弱環節,就“3.26”吊裝作業、“5.26”高空作業所發生的兩起工業事故充分表明,現場人員不安全行為和“三違”意識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與強化安全管理形成非常尖銳的矛盾。要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工傷事故的目的,必須抓住現場人員的不安全行為,以強化手段去規范“三違”行為,在強化中使員工逐漸養成自覺遵章守紀的規范行為,從而達到消除隱患,糾正“三違”行為,降低事故頻率的目的。
首先強化安全管理的自覺性。體現在管理層、大班骨干必須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員工樹立自覺遵守安全規章制度的榜樣,并帶頭遵守,從不含糊。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使現場作業人員心服口服,給強化安全管理開好頭,做好表率。這樣才能了解掌握各崗位員工的不安全心理行為,規范員工的安全心理行為,養成安全文明生產習慣,在員工隊伍中形成強化安全管理的氛圍,使強化管理通過各級管理層的安全意志體現出來,落實到位。各級管理層堅強的安全意志源于自身的安全心理行為,通過不斷的強化自己,規范自己,達到自覺履行安全責任制的目的,就為員工樹立了榜樣,從而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員工安全心理行為的培訓和形成,也為事故頻率降低奠定基礎。
發揮安全檢查、講評、考核、教育四個環節的作用,使強化管理進一步深化。安全檢查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環節,尤其是對消除隱患,防止事故發生起到關鍵作用。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通過安全管理人員對現場人、機、環的檢查,從中抓住人的問題,糾正現場作業人員對安全檢查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心理行為,如不認真自檢,不及時整改隱患,設備帶病作業,推諉、拖拉等。因為這些不安全心理行為都是形成事故的重要原因,然而這些不安全心理行為卻往往被忽視了,致使不安全行為有所掩蓋。安全檢查只是例行公事,走過場,流于形式,而不是抓住作業人員的不安全心理行為的脈搏,去抓一些深層次的原因,就事論事,省心省力,但這本身就是一個隱患,而且是深層次的。所以,我們在檢查中重點抓人在安全自檢中的工作情況,作為講評、考核的依據。第二個環節是講評。安全管理部門把安全檢查的情況在每日的生產會,每周的生產例會,每半個月一次的安全例會上進行講評,并下整改通知單限期整改。把人、機、環的隱患有機結合進行評議,把強化、激勵落到實處。對“三違”行為及事故進行曝光、討論、分析,達到強化全員安全生產責任意識的目的。第三個環節是安全教育。關鍵是通過多種形式教育,使員工達到這樣共識:在本質化安全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必須通過強化、激勵手段使員工端正安全心理行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為天,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觀,抨擊“蠻干、違章、拖拉、得過且過、應付、利益驅動”等不安全心理行為,通過人的安全心理行為去達到降低事故的目的。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對隱患整改,設備的更換、安技項目的落實也是重要的。第四個環節是嚴格考核,這是強化落實的落腳點,也是對安全管理工作者自身安全心理行為的檢驗。嚴格考核就是要落實,要到位,力度要大,使考核起到威懾作用,起到安全法規的嚴肅性強制性作用。通過這樣的“重罰”,使員工通過經濟損失的形式調整不安全心理行為,認識到強化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而自覺接受強化安全管理,并在“重罰”的陣痛中逐漸克服不安全心理的成果——“三違”的惡習,自覺樹立安全心理的安全屏障,達到了降低工傷事故的目的。
以激勵理論調動全員的安全生產積極性,是降低事故,推動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勵是指由于內部和外部的刺激而使人維持在相當長的興奮中。激勵理論也稱需要動機理論,運用于安全管理上是研究如何激發員工的安全需要心理,使激勵理論在安全管理中起到促進作用。一是通過樹立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典型,弘揚正氣。宣傳安全員鉆研業務,敢說敢管,開拓創造安全管理工作經驗,激勵安全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熱愛這份“苦差事”。二是給安全員吃小灶,安全管理部門經常到基層去指導、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激勵他們克服畏難情緒,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創出業績。三是對安全員進行年底適當的物質獎勵。這三種激勵方法對安全員鼓勵是很大的,基層安全員工作量很大,條件很差,而且責任重大。所以這種激勵手段是對他們艱苦工作的褒獎和承認,激勵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和持久的干勁,既起到了物質的鼓勵作用,又起到了精神鼓勵的作用。這種激勵也證明了對安全員的尊重支持,使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某種平衡,感到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更為自己在不易的工作中取得成績而欣慰。
我們深知:安全工作是個系統工程,必須建立長效機制,是無止境的,在這個領域中,還需要繼續進行探索和總結。要不斷充實,不斷提高,以適應不斷飛速發展的形勢。使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下一篇:在安全生產中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