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業是俄羅斯沃爾庫塔工業區的主導產業。目前,有7座生產礦井分別隸屬于沃爾庫塔煤炭股份公司和沃爾加紹爾斯卡婭股份公司。北極地區自然氣候條件和礦山地質條件惡劣,有害的生產因素特別突出,這已對礦工的健康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其影響因素是:生產設備的生產噪聲,采煤機、電鉆以及各種手持式振動工具所產生的總的和局部的振動,冷卻小氣候、硅浮塵以及繁重的體力勞動。
該職業患職業病的程度最高。如果按城市職業病指標與科米共和國平均以及按共和國個別區域相似指標對比,可以看出,1999年以前沃爾庫塔市最嚴重,而1999年因塔市的職業病比其他城市都高。
沃爾庫塔市1998年職業病數大為下降,為94次,1997年同比為461次,1996年為581次。職業病數急劇降低是由于該市職業病中心采取職業病預防措施的結果。然而,近年來職業病數又有所回升:1999年為114次,2000年為116次,2001年為121次。可以認為,當前已經處于應該徹底改善勞動條件的時候了。
結論:
1.沃爾庫塔市職業病發病率與科米共和國平均水平相比是最高的。這主要是煤炭生產所致,既有氣候、地理及礦山地質特點等因素,也有有害和艱苦的勞動條件等因素。
2.1998年職業病發病率下降不僅與大大改善礦工勞動條件有關,主要與職業病中心采取預防性診斷措施有關。
3.考慮到城市勞動人口中,骨肌系統和呼吸系統總的發病率增高,可以預料,未來幾年由支撐式電動設備引起的骨肌和呼吸道職業病發病率將進一步提高。
4.采煤工和掘進工的職業是最危險的;因為,在上述場合工作的工人遭受到所有有害因素的影響。
加強疾病的預防性檢查
該市十分重視疾病預查工作。經醫院檢查,2001年和1999年、2000年相比,職業病查明比例增大。如,1999年為17.5%,而2000年則達30.5%,2001年甚至達到37.2%。這表明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人員在城市職業病中心進行醫檢,此外,很多其他預防性醫療機關的專家都進行了職業病病理專業化培訓,這也是醫檢質量大為提高的具體表現。1999年最大限度地進行了因患職業病而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分析,經醫療衛生鑒定委員會鑒定,這項指標在1999年以前呈逐漸增長趨勢,由1996年的9.2%上升到2000年的16.4%,到2001年的24.8%。如果分析職業病發生與在有害條件下工作的年限關系曲線,產生最大影響的階段為工齡達20~25年的人員,再往后則成反比關系。這種可能的出現是由于,具有在有害工作條件下工作,工齡長的人們已經離開了城市以及他們現在的居住地,因為缺少專業化醫療防治機構,無法進行防病診斷,或者他們不與職業病業務進行聯系。結果所暴露出來的疾病分布規律是,與上歲數的人死亡率高緊密相關。
當地醫療單位進行了職業病與職業的關系分析,同時分析了1998~2001年在井下工作群體患職業病統計圖。他們中的每個人均具有引起職業病的長期工齡,一般為10年或更長。分析的結果表明,回采工作面工人和掘進工的工作是引起職業病最為危險的職業;因為,在這些工作地點工作的工人處于所有有害條件之下。1999年對沃爾庫塔煤炭股份公司所屬礦井的井下工人進行了有選擇性的免疫調研,結果表明,在全部被查的人員中,28%的工人存在免疫缺乏癥,其中25%為嚴重缺乏免疫能力。在39%有體質系統疾患的人中,查出內分泌肺病占33%,血管系統患病的占15%。被調查者50%以上兩種病癥兼而有之。隨著工人井下工齡的增長,他們免疫功能差的趨勢成正比關系增長:井下工齡達到10年的工人該值達到29%,10~15年的為33%,15~20年的為46%,25年和大于25年工齡的達到64%。煤礦工人中免疫功能差,表現在臨時喪失勞動能力的患病率高。各煤礦每100名工人逐年臨時喪失勞動能力的數量是:1996年為177.3起,1997年為178.9起,1998年為171.5起,1999年為193.6起。各礦工人臨時喪失勞動能力天數分別為:1996年2660.3天,1997年為2823.2天,1998年為2580.1天,1999年為2715天。
相關部門強化監督
為了降低職業病發病率,俄羅斯國家衛生流行病監察中心和所有工業企業簽訂了工作地點鑒定書。沃爾庫塔煤炭股份公司的多數企業正在進行這項工作,井下各工種的工人已經完成。在進行預防性衛生監察時(特別是對于新投產的回采工作面),必須將全部重新使用的礦山設備的衛生證書呈報給礦行政領導,每年通過城市醫療預防機關進行定期醫療維護質量檢查,將所查明的違章信息報送城市居民醫療預防性救護管理局醫療委員會,將檢查結果最終報告書的初步意見存在國家衛生流行病監察中心辦公室。每年在國家衛生流行病監察中心基地,召開未進行定期醫檢企業領導參加的衛生監察委員會會議,會上勞動衛生處的有關專家要檢查核對工人個體防護設備的保障情況,并將結果報送沃爾庫塔煤炭股份公司作技術處理。
上一篇:OSHA出臺新標準
下一篇:美國:起重機安全管理問題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