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俄羅斯軍事化礦山救護隊已是一支強大的職業化的工程部隊,它具有多項職能,配備有高技能、技術熟練的專家,可完成大量礦山救護和礦井其他有關業務,能處理復雜的事故和意外的災難。
在礦山救護隊的機構中,包括9個獨立大隊,下設40個中隊和213個隨機應變的小隊。軍事化礦山救護隊的專家和工作人員總數為3260人,服務于200多個煤炭企業。實施礦山救護工作的組織基礎是以職業化礦山救護隊與志愿的輔助救護協作的原則,后者均為經過專門培訓的礦井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礦山救護隊還配備有技術高度熟練的復蘇防休克醫生小組。這個醫生小組直接在井下急救遇險人員,并且每年還對1500名受災礦工在現場進行提高熟練程度的培訓。
提高救護裝備水平
每年礦山救護隊要處理100起~120起事故。發生事敵的主要原因是:采掘深度增加,地質條件復雜,沼氣涌出量增大,設備無形和有形損耗,勞動和生產紀律松弛等。
俄羅斯煤炭工業改革后,礦井數量減少了,礦山救護隊的數量也相應減少,這使得救護隊到服務區的戰線拉長。為了幫助區域性礦山救護隊獨立大隊消除煤礦的重大事故和災難,必須培訓隊員和進一步裝備礦山救護隊。
1999年~2000年,軍事化礦山救護隊中央司令部首先對大隊進行了現代化技術再裝備。指揮人員由俄羅斯其他地區和獨聯體國家最有經驗并經過培訓的指揮官補充。帶呼吸器人員由俄羅斯一些區的年輕礦工和專家增補。
新的自動運輸線、現代化衛星通訊、通曉飛機入空港的飛行路線以及從各事故地區的飛機起降經驗證明,將礦山救護隊在短時間內送到事故地點是完全可能的。
目前,在礦山救護隊設有煤炭企業工作人員培訓中心,教他們學習礦山救護知識、學習礦山救護設備的使用方法及受災人員就醫前的急救方法。在實施干部培訓和再培訓教學的前提下,培訓中心的自身業務基礎是: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裝備和計算機技術滿足教學的各項要求,在利用其他部門以及獨聯體國家礦山救護隊隊員的先進礦山救護經驗的基礎上,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在礦山救護隊的裝備中,備有各種型號的高效強力粉末和泡沫滅火設備。為了處理工程事故和救人,在井下應有足夠大的技術設備庫,其中要備有氧氣呼吸器、用于搶救受災人員的設備、清理垮落和冒頂事故的救護工具、在被水淹巷道中進行作業的潛水裝備、滅火、限制火區的技術裝備(其中包括氮氣和以氮氣為基礎的滅火設備)、蒸汽氣體混合物滅火裝置以及經礦井運送礦山救護小隊和偵察搜索組人員的運輸工具。
礦山救護隊隊員處理事故前,要完成大量準備工作:勘探巷道和抽放巷道的瓦斯、建筑隔離物、在充滿沼氣的大氣環境里拆卸和安裝設備、經采空區注入氮氣和含氮的懸浮液等。這些工作既是為排除事故做準備,也是為保證采煤的正常進行。
實驗室工作
氣體分析工作是為了在不斷監測巷道里氣體成分的同時,保障礦井采掘工作和礦山救護工作的安全。氣體分析實驗室的業務范圍包括:監控礦井發生事故時礦井大氣的瓦斯成分,監視采掘過程中應保持的瓦斯煤塵狀況,分析煤層自然發火傾向參數,分析礦山救護隊進行救護工作時所采用的物質和材料的質量以及氣體測定儀器的準確程度。
礦山救護隊的工作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沒有現代化裝備,其技術水平和裝備狀態如何。2000年提供給礦山救護隊的資金來源,既通過集中保證,也依靠自有資金,后者承擔了30多種技術單元、設備和材料。
由于2000年末預算資金的順暢到位,使得2001年年底職工工資穩定發放,救護業務進展順利。這從救護隊的戰備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證明。
面臨的緊迫任務
俄羅斯動力部指出,為提高礦山救護隊的戰斗力,必須解決迫在眉睫的10個問題:
1. 必須加速救護隊教學基地的建設。
2. 必須開發處理事故技術手段的有關業務,旨在武裝俄羅斯主要產煤區軍事化礦山救護隊獨立大隊。
3. 在煤炭工業礦山救護隊的總撥款中,國家資助的份額必須達到70%。
4. 必須擴大安全設備的生產規模。
5. 必須制造能夠探測埋在煤礦井巷坍塌和冒落區下面受災人員的儀器,這對礦山救護隊隊員是必備的裝備。
6. 研制煤礦井巷中使用的無線高頻救護通訊系統。
7. 必須配備使用可靠的便攜式沿井巷固定和運送受災人員的裝備。
8. 必須為救護隊員配備高效的與國外類似的技術裝備和現代化技術工具:便攜式(其中包括背囊式)脈動粉末和水滅火裝備、爆破記錄儀、空氣沖擊波壓力值測定儀、輕便式惰性氣體發生器、高頻人工呼吸器。
9. 提供確保礦山救護工作安全程度的數量足夠的專用設備:降落傘式通風密閉墻、降落式防補設備、礦山救護用分線裝置以及割斷橡膠輸送帶的專用工具。
10. 礦山救護隊最新式的專用工作服,以便在不同條件下處理事故和救災。
下一篇:交流與合作